第46章 大幸军政(2 / 7)
太敏锐聪慧了。
“的确如此,大祖立国后曾言:‘将士开疆土,天子守国门’……”天授帝继续解释……
为了守住国土,大祖本想定都最北边的幽州,老家嘛,又是起兵的根据地。
可幽州实在距离西北边境太近了,基本能闻到“草原邻居”家今天烤的是乳羊还是肥牛,武将倒乐呵了,有仗打就表示有军功,升官有钱赚。可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士大夫不愿意啊,他们要去歌舞升平的南方,定都前周朝的大都梁安。
梁安已经在战争中凋零了,旧城改造还不如造新城。多方协商,大祖把位于梁州的梁安定为陪都,把大都定在了燕州,选了有山有水的历史名城燕回城为大都,后被定名为天京。
天京城距离幽州大祖的老家也不远,不过是南下五百里的位置。
这仍然是一个危险的位置,一旦被北戎冲破昆罗防线,草原骑兵一天就能兵临城下。
大幸朝是北人所建,以武立国,国都又直接顶在了北方,真正是“守护国门”,这让天京城所有人都十分有危机感,尚武之风百年未灭。特别是天京城的男人,练武属于日常必做的事,哪怕是文人也练武骑马习射,并非手无缚鸡之力的弱鸡(废话,若真有那个万一,破了至少能逃跑)。
沐慈觉得开国大祖有先见之明,若定都在南方,只怕百年后的男人都是人手一把折扇,只有调戏美人的力气了。
尚武风气浓,人就彪悍,所以大幸朝的朝会,群臣就经常因为某些事情,一言不合开骂。这种分歧一般是文官与武将之间居多,武将嘴皮子不利索,骂不过就挽袖子上,打一架再来说话。
沐慈又问:“武将征战沙场必定武力惊人,在朝堂上打架为何能一直势均力敌?其中必有缘故。”
这问题,沐慈纯粹是好奇。
天授帝也起了兴致,考校般问:“你怎么知道双方势均力敌?”
“一方若被另一方完全压制,时日长久就会失去反抗之心,打不起来。而且一方压制另一方,也不是你愿意看到的情况。”沐慈道,帝王最喜欢平衡之术,特别是和平盛世的帝王。
这话太直白,王又伦忍不住清了清嗓子,对沐慈使眼色。
天授帝已经有点习惯沐慈顶得人肝疼的说话方式,不以为意,道:“王相公想说,那你就说吧。”
王又伦只得接棒普及常识:“其一、再如何殴斗,都不允伤人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