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作坊(2 / 4)
花不了多少银子。
俞晨听了李管事的话无语之极,可作坊买来了总不能再退回去吧,只得带杨柳过去看看,希望作坊真能出成果,否则岂不是把银子都扔水里了。
“县主担心什么?县主之前说得不是挺有信心?如果真能烧制出县主说的透明琉璃,那作坊能挣回来的又何止百倍千倍。”
杨柳好奇道,他身在宫中的人都知道琉璃的价值,如果能烧出透明的琉璃,那说县主是点石成金都不为过,他现在想想侯爷能够娶到县主简直是走了大运了,难怪连大师都说县主是得天独厚之人,至于京城内那些等着看侯爷笑话的人,以后还不知要怎生后悔。
俞晨没好气地笑道:“你们一个个倒是对我信心十足,反而我自己没有太大信心,算了,既然银子花出去了,总得盯着点争取早日出成果才是。”
就算玻璃烧不出来,总能烧些其他东西,比如瓷砖之类的,再不行以后酒馆里的瓷器以及今后再开酒馆分铺,所需要的瓷器都让自己的作坊承包了就是,反正作坊不会放着亏本就行。
这么一想俞晨也就不再担心了。
带小白去山里转过一圈又将小绿放风出来后,俞晨留下一些侍卫守着后山,避免再出现之前的情况,就将小白留了下来可自由出入山里,便带了些人去作坊看看。
路上听李管事介绍了下作坊的情况,原来这作坊在原主人手里也处于亏损状态,巴不得有人接手换了银子,温文虽没什么做生意的头脑,但对于如何节约使用银子却极有心得,因此讨价还价之下竟没花多少银子就拿下了作坊以及里面的老匠人。
工匠在古代的地位并不高,多是依附别人生存,不过从现代社会而来的俞晨却知道这些手艺人的价值,作坊能不能运转起来挣大钱,根本离不开这些老手艺人。作坊也在城郊,离庄子距离不算远,骑马前去只用了一个时辰,还没到跟前,俞晨老远就看到等在门口的侯府里的二管家,温文的副手。
见俞晨下马而来,二管家利落地跑过来:“小的见过县主,总管让小的等在这里,作坊的地契和匠人的身契都在小的这儿,总管说这些都交给县主。”
说着递过一个小匣子,既成事实,俞晨也不再推辞,打开看了一眼就转手交给一旁的杨柳。
之前跟李管事只是粗略的说了说,俞晨在转了一圈后就将现在作坊里留下来的经验丰富的匠人召集过来,看到他们的面色与身上的穿着便明白这些人原先的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