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九章:谁捕猎谁(2 / 7)
一种情况就是争夺食物。很多动物都有一种坏习惯,自己懒得捕猎,最喜欢就是享受别人到嘴的食物。比如棕熊,就很喜欢虎口抢食。据说棕熊百分之三十的食物是从老虎嘴里抢劫的。
如果真是因为争夺食物引起的,恐怕就是这只大熊挑起战火,毕竟熊类的习惯都不是很好。
“那你觉得它们谁能胜出?”欧阳小妹又问道。
“大熊!”秦学兵能感觉到这头黑熊的生命气息非常强大,几乎比得上大白蛇,即使放在神秘岛,那也是最顶尖的战斗力之一。
“对了赵卓。你能认出这两种动物吗?”秦学兵把目光投过去,这位人鱼在古生物这一块可谓见多识广。
“那只大熊我见过,逆反世界里就有,只是你们没见到罢了,叫洞熊。不过这只洞熊比我们逆反世界那边的大多了,应该是环境特殊引发变异。”
洞熊的化石经常出土,各个时期的化石证据表明,在距今300,000到15,000年的整个更新世,洞熊遍及欧亚大陆的各个角落,更新世末期,最后的洞熊类曾生存于中、南欧一带。直到最后的冰期结束,它们才真正开始消失。
洞熊类头骨在欧洲、亚洲的许多山洞附近都有发现。在个别地区,它们的头骨被当作龙的头骨,从而引起许多地方传说。在奥地利一头被称为龙的雕刻,其形象就明显来源于洞熊的头骨,其雕刻时间大概为公元1400年左右。
在高加索山脉诸多洞穴的发掘中,科学家们已经确认有6或7个洞有古人类生活的遗迹,而其余洞穴中往往被洞熊盘踞。通过研究,在古人类食物残余物的遗迹中,科学家们确认有2到6头洞熊的部分遗骸。在瑞士,通过对15个有洞熊遗迹洞穴的勘察,有两个也与古人类有关,这些遗迹基本确定是在马格达兰期;德国阿尔卑斯山地区洞熊遗迹也是在马格达兰期。
据研究,早在克鲁马农人出现在欧洲之前,洞熊的数量已经呈明显降低之势。这表明,尼安德特人也已经开始猎捕洞熊,但当更进步的人类出现后,其相对先进的工具和围猎技巧,更进一步加剧了洞熊灭绝的速度。
通过对洞熊化石的研究,大致可以推断其体型,雄性洞熊的体重可达到1000公斤,雌性则要小很多,而现今体型最大的熊类是科迪亚克熊和北极熊,其体重最大可达到800公斤,平均体重为500公斤。典型的洞熊头骨长约50厘米,而现今的熊头骨仅2025厘米。
当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