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挥镰刈垄黄(3 / 4)
子利用晴好的天气晒好运到家中。麦秸秆往往是收好堆成草堆,作为平时引火之用。
这种时候,你会听到村里村外到处都是脱粒机吼叫的声音。
打麦比割麦还要累,一天里最热的时刻,人们都捂的严严实实在劳作,必须得捂的严严实实,不然扬起的尘土和麦芒能把人呛死。
通常是打完一场麦,再看看打麦的这几个人,根本就不像个人了。身上的衣服简直就是从水里刚捞上来的,上面[www奇qisuu书com网]拈着一层尘土和麦壳儿,脸上也是黑乎乎的汗水拈着麦糠。这时的人们不敢大口的呼吸,因为鼻孔里也全是麦糠。所以有人就说,哪怕是让人揍一顿,也不愿打一场麦。
年轻人打完麦就把河边水深的地方“霸占”了,在水里好好的泡泡,再凫凫水,确是一件美滋滋的事。
记得小时候在打麦的时候,也是『政府』出动的时候,因为大部分的农民都是在马路上打麦。那个时候是没有脱粒机的,都把麦子铺在公路上,让过往的车辆压一压。『政府』宣传车一辆接着一辆,要是哪一家被不幸逮着,就得接受罚款了。所以在中午和傍晚的这两个时段,打麦的人最多,因为农民觉得这时候当官的在歇着吃饭哩。
到了晚上的时候,一家人围着餐桌,吃点儿好的补一补,喝点小酒,解解乏。
到了睡觉的时候,劳碌了一天的人们才能真正的歇歇,有些人在睡梦中都发出劳累的呻『吟』声。不过有时候天公不作美,骤然间响起的雷声使得人们不得不慌『乱』的起床,满村子又会是一片收拾麦子的声音。
不管是收割机还是镰割,一遍过后地里都有散落的麦子。这时孩子则主要上阵了,甚至一些身体硬朗的老头老太太也挎着篮子出来拾麦地里散落的麦子。
“看这麦穗大的丢了怪可惜的,拾了就能做馍馍啊。”这是老太太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不过很多半大小伙儿对老人的做法持一种不屑的态度,认为这样做还不如在阴凉处歇着。
如此多的麦地,把散落的麦子拾起来,想想那有多少?要知道,粒粒皆辛苦啊。
孙刚家就种了这一块儿小麦,所以也不赶,上午干到快11点,下午4点才出来下地干活。所以花了两天时间,才全部收到稻场里。又花了小半天借了一台脱粒机吧麦子打出来。
同样的又是一个大晴天,天『色』微明,孙妈就开始在灶上忙碌的做早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