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还有毛呢(3 / 4)
作储存,融化原材料的。
设计原理什么的,杨天没细看过,只隐约听周凯说过,这里被改动过,达不到设计图纸的要求,采用的还是原始的溶料方式,高温加热,化成铁水。
厂子里最不缺的就是铁料,为了见证新设备的神奇,张浩心急火燎的指挥几个工人,搬来足够的铁料,投入了进料口。
其中漫长的加温融化过程不去赘述,足足等了半晌,杨天才从操控面板上看到原料槽满,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加工了。
“杨子,这加温过程是不是太慢了,还没直接倒入铁水来的快啊。”张浩忙的一头大汗,看着面前巍峨不动如小山般的巨大设备,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杨天也是察觉到这个问题了。
原先的设计图纸中,加温这一环节,好像是用激光微波高能迅速加热,比如铁这种原料,短短几分钟就能迅速融化。
可碍于制作工艺,周凯对这一部分进行了大量弱化,采用的还是老办法,这一下子效率就下降了很多。
“凯子一根筋,达不到标准,单把这一部分分离出去不就行了。”杨天暗暗嘀咕道。
看起来,周凯领衔了天阳号的开发过程,实质上,他就是照着设计图纸,直接生产的,根本不需要改进。
打个比方说,天阳号的操作面板,电路板如何焊接,设计图上都是现成的,照着做出来就行了。里面的磁场圈如何设置,也都是一样的,周凯唯一搞了点儿改进,还改进的似是而非,杨天真不知道该怎么说他了。
“算了,凯子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张工你就别揭他的短了。”杨天撇撇嘴,注意力也放在了设备上。
设备的操作很简单,输入相应的三维模型数据,内部磁场作用下,融化的铁水会按照模型标准,达到一种失重状态,可以达到一次冲模的效果。
形象点儿来说,整个天阳号就是在真空环境下,磁场作用,全方位塑形,精密度极高,也不用任何的再次加工,不论多么复杂的曲面,只要模型数据够精确,就能一次成型。
当然,设备也有设备的缺点,太过大型的东西是无法加工的,可用于发动机零件的加工,还是绰绰有余了。
见张浩又凑过头来,杨天也没搭理他,找到数据模型库里唯一的一个文件,按下了确定按钮。
嗡的一声,也是把张浩吓得后退一步,叫杨天乐不可支。
不过杨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