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2章 水稻研究(1 / 4)
从莽山回来的曾军这几天忙于实验,又是开始整天的呆在实验室里了,叶玉蓉想要他陪陪也不是那么容易,心里恨恨的叶玉蓉只好把揪着曾军的耳朵从实验室中拖了出来。
不过叶玉蓉真正的目的倒不是因为曾军没有花时间陪她,而是生怕这小子把身体搞坏了,所以只要到了一定的时间,就需要河东吼那么一声,宣布下自己的主权,曾军也乐得接受。
曾军每天钻实验室,忙的是啥呢?他正忙着多年生稻的研究,在莽山找的仙黍可是他梦寐以求的东西啊。还是在读研究生的时候,曾军就像将竹与水稻进行细胞融合以获得多年生水稻。
水稻是中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虽然小麦也是很重要的粮食作物,但是实际上大米才是大多数中国的人主食,而且水稻的单位产量也是小麦望尘未及的。但是水稻也有极大的缺陷,需水量大,生产成本高。而且又是一年生作物,一般收获一次之后,就必须重新播种,否则即使是在同一年内,再生收获,产量总会大大下降,而且高产的杂交水稻是不能留种的,所以农民在种子上的成本也是不低的。另外适合栽培是南方主产区很多是丘陵地带,农田改造的成本也过高,机械化生产很难搞起来,只能完全依靠人力,但是现在农村里每个农民的人均土地面积太少,哪里能够留得住劳动力,所以弃耕或者改变栽培制度将两季改单季的现象屡见不鲜,全国粮食总产量逐年下降。
曾军就希望通过将水稻与竹进行细胞融合,将两种作物的优势综合起来。这两种植物的染色体都是12的倍数,很可能在多倍体中将两种植物的染色体保留下来。这样新产生的物种,既有水稻能够一年两熟甚至3熟的特性,又有竹子那样快速生长的能力,以及能够多年生,而不需要每季都要播种,更不需要经常进行灌溉,节省大量的水资源。可惜那时由于经费有限,而且有没有合适的材料来进行实验,在几次实验失败之后,这个尝试就终止了。
现在又了一个好材料,有还有不错的实验条件以及充足的实验经费,这个实验就这样开展了起来。
曾军先将取回来的仙黍材料进行组织培养,先得到大量的材料再说,就算到时不能融合成功,仙黍也是多年生的植物,只要能够缩短其成熟期也是一个不错的品种,就算在普通条件下,品质比水稻强了不知道多少倍。组织培养看起来技术非常简单,但是对操作者的要求并不低,在同样的条件下,有些人一次就能够获得成功,而有些人可能几十上百遍也是失败,这就是操作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