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争论(2 / 5)
像是一句黑色幽默式的讽刺。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却能够反映出老者在经济领域中的权威。
。吴老其实早在近十年前就已经离职退休养老了,对于一个年过八十岁的学者来讲,这是一个很好的时期,因为他在学术上的积累已经足够他在晚年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整理了,但是对于这位大师级别的学者来讲。这似乎是不可能的。
在退休不久后,他便走进了国内某所知名的高校中带研究生。主要的就是想把自己的理论传下去,这对于国内一些年轻的学者来讲,无疑是一个不错的机会,其实这次被政务院应邀而来的几名年轻学者中便有一大部分是这位老人家带出来的弟子。
对于中年男子的问题,老人并没有立马作答,而是略微思考了一番,随即慢条斯理地将手中的册子合起来,叹了一口气说道:“不知道是哪位大师的手册,国内能出其右者恐怕不足三人。”
老人的话让中年男子一惊,眼里的诧异之色尽管没有刻意去放大,但是却也能够让人看得极为清楚,自己究竟还是低估了这本书的重要性,原本以为自己的评价已经够高了,但是没想到这位竟然会有这么高的评价,实属罕见。
两人之间的谈话尽管声音非常小,但是由于在这间议事室中并没有什么人说话,而且屋子的隔音效果似乎很不错,所以几乎在座的专家和学者们都已经听到了老人有关这本书的评价,当即立刻就有人小声地惊呼了起来。
“吴老?您对这本书的评价是不是有些太过了?尽管我承认这本书中阐述的东西是我前所未闻的,但是我想这并不代表他的理论就能够在现实中施行。”
“刘教授,您这么说也不无道理,不过我看倒也未必如您说的,在我看来,能够对国内的经济形势有着如此深刻的认识,此人定然是一代大家,至少在市场经济领域中国内还无人有如此深厚的理论积累,更不谈创造性了。”
“好了,两位,我们都已经看过了这本册子中的内容,我们不妨先听吴老的意见。”
“您请!”
老人看了一眼众人脸上各异的表情,心里略微有些落寞,但是在他拿起手中的小册子时,脸上却露出一股希冀的神色。
“本以为国内的学术根基不深厚,但是却有人能够作出如此深刻的理论创新,后继有人啊,不枉国家多少年来千方百计培养人才啊。”
“你们哪都急躁了!”
老人的开场白尽管有些不尽人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