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小梅(2 / 5)
,直接挂钩农户,这个慢慢来”阮东生说道。
张小浩想了想,说道“东哥,你说我们的米,能不能换成老家的,老家的米好吃,香,而且才卖两块多一斤,我们现在的米,要四块钱”
“可以”阮东生说道“这样,小梅家里不是养猪吗,我跟她联系联系,多养点,再养点鸡鸭鱼什么的,可以给她一笔启动资金,当定金”
“嗯,这样还靠谱一点,小梅这两年挺辛苦的”阮玲燕赞同道。
说起陈小梅,她是姑姑家保养的女儿,培养成了大学生,在外打工,认识本老家的老公后,结完婚,又跟着老公回老家养猪去了,这两年非常辛苦,那一头焦发,不知道瘦成什么样了,阮东生一直想帮她,现在终于找到机会了。
阮东生在公交车上考虑了薛剑说的话,是有道理,但他觉得,不发展农业不行,一步落后就步步落后,胡州有不少农业龙头,都在涉足直供餐厅和社区的业务,还有不少企业,建立起了供应链,也是由农田直达餐桌,让阮东生危机感十足。
后来阮东生想明白了,发展农业是必须的,可不一定要自己发展,可以让家里人发展,家里有土地资源,还有不少劳动力,更具有各种各样的经验,只要提供一点启动资金,有明确可预期的收入,很容易调动家乡人的积极性,原本阮东生自己干,投入五十万都远远不够,现在只要十来万就能解决问题,直接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何乐而不为。
“那店怎么开啊?”阮玲燕问道,刚才哥哥可是说了,迅速取得回报。
“这个,两个千达广场必须有店”阮东生说道,“千达广场有店铺出租,租金嘛240一平,不用装修太好,投入个十来万就能起来”
“另外六三北路那里人口密集,就算有店,转让费也很贵,但是值得投入,计划二十万,怎么样”阮东生说道。
六三北路,在千达广场进驻之前,是胡州市的经济中心,写字楼商住楼林立,不少公司都在那边,上下班时,交通极为拥堵,人流量非常大,确实是需要拿下的地方之一。
“这里就四十万了,哥,我们有这么多钱吗?”阮玲燕担心道。
“这个,我们又不是一下子就开这么多,人也不够啊”阮东生说道“一个月开一家,怎么样?”
张小浩算了算,说道“我们现在这个店,一个月估计能有四五万回来,我看行”
陈阿姨倒不觉得什么,刘兴旺和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