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陈年旧照揭身世 火后成孤万分悲(1 / 4)
“郑s良?难道是与孙z山为好友的那位吗?曾发动惠州起义,鏖战半月并屡败清军,起义军发展到2万余人,后因弹尽粮绝,退往香港。他可是在晚清时代叱咤风云的人物啊,只可惜是个短命鬼。”接着亦峰又翻开了第二页上面书写着:“1901年8月27日凌晨两点,我在孙兄手下的协助中偷渡逃往内地……”亦峰正要往下看,忽听到***叫唤声,他赶紧把册子卷起来插在裤腰上,又把铁盒放回原处,把土重新填好。心中暗道:“这事在没弄清楚前,还是别和任何人说起为好,爷爷生前根本没有和我提起过此事,临终时曾交给我爸一本《三合会》拳谱,说是祖上传下来的,莫非拳谱和这本册子有什么联系……”他正了正心神,朝中堂走去,只见奶奶坐在那,手里捧着个红色小盒子。亦峰说道:“奶奶,何事?”奶奶缓缓地打开那盒子,从里面拿出块玉佩说道:“这是你爷爷娶我的时候送给我的,如今放在我这也起不到什么作用,你就收下它,留给我以后的孙媳妇吧。”亦峰知道如果不收下它,奶奶一定会生气,所以也不推辞,接过玉佩仔细端详了一番,此玉色泽翠绿透亮,无半点瑕疵,手指触碰间有种冰凉润滑之感,玉背后刻有一个“鄭”字。亦峰看到这个繁体的“郑”字,突然想到:“莫非我是郑s良的后人?那为什么爷爷又从没和我提起过呢?”太多的疑问充斥着他的脑袋,强大的好奇心促使着亦峰要尽快把这件事弄清楚,他对奶奶说:“奶奶,没什么事的话,我先回去了,晚上我还有事。”奶奶说道:“好吧,把玉佩装好,我腿脚不便就不送你了。”
亦峰把玉佩放进盒子里,又进房间找了个袋子,把黄册子与玉佩一同放了进去,这才向奶奶告辞。亦峰把宅院的门关上之后,急匆匆的离去。须臾,吱呀一声,亦峰的奶奶倚着门框,看着亦峰渐渐远去的背影,眼睛不住的淌出泪来,突然从她身边走过一位黑色西装的……
亦峰回到家中,已是下午三点,他水也来不及喝,就坐到书桌前把那本黄册子拿出来,再次翻开它,“1901年8月27日凌晨两点,我在孙兄手下的协助中偷渡逃往内地,次日平安到达g州市,他们对我说:“只能把你护送到这里了,党内出了奸细,你要尽快找个荒远偏僻的地方安顿下来,你的替身我们已经帮你找好了,我们走了,后会有期……”
夜空下的n市,一位22岁左右的年轻男子趴在窗口,嘴上叼着烟,大口大口的吸着,亦峰很少抽烟,因为他每次抽烟,准没好事。亦峰花了六个小时才把黄册子看完,得到的结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