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热闹年(2 / 3)
收割的时候,不仅曲家爷孙、村长、村民、在村里的司农寺的官员,还有皇帝特派的太监、护卫也都现场旁观。
由于村里的青壮年帮忙,十亩稻田的稻谷一上午就收完了。
以刚收割的新鲜稻谷的产量计算,亩产在五百四十斤左右,晒干后应该有四百一二十斤。
皇帝的要求是推广栽种的亩产突破四百斤,想来应该将将能达标。
不说谢玉娇此时内心大松了口气,就是在场的所有人,都无不欢欣鼓舞。
亩产突破四百斤啊!竟然真的能突破四百斤!
相当于产量又提高了一成,比最初的普通稻增产了三成多!
天呐!三成多啊!这能活多少人呐?
司农寺的官员们即兴奋又惭愧!
当初谢玉娇就把培育改良稻的方法毫无保留的告诉了他们,可他们就是没办法把水稻产量提高一点点!
如今人家两年时间,轻而易举的就突破了四百!
皇帝知道了该怎么想?司农寺将承受多大的怒火?被骂成饭桶废物都是轻的!
还好这两年司农寺都全力配合着谢玉娇,并不时的向谢玉娇讨教着,不然司农寺真有可能被皇上给废了!
实验稻谷收割完了,该写报告的也都纷纷向皇帝呈上了报告!
皇帝得知谢玉娇的成果,也是喜笑颜开!表示自己的眼光确实好,真没选错人!
他认为他用李天磊的姻缘绑住谢玉娇,真的是太明智的决定!
这姑娘家,只要一嫁了人,有了孩子,就算是安定下来了,就算是偶尔回娘家看看,也终究是要回自己家的。
而有丈夫和孩子的地方,才是她真正的家!
这姑娘以后就是大宋粮食产量的保证啊!
实验稻收割没几天,村里其他的稻谷也都该收割了。
一时间村里一片秋收的忙碌景象,村民们虽然累,脸上却藏不住丰收的喜悦。
秋收过后,曲老爷子带着谢玉娇去了一趟京城张家,也就是前朝驸马张文德的家里。
这次主要是老爷子去见张文德的父亲张颖。
张颖已经将近七十古稀的年纪,此时正病痛缠身躺在病榻上。他满头的白发,苍老的面容,以及虚弱的身体,无不显示着他行将就木,不久于人世。
张家人对爷孙俩很客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