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0 部分(1 / 6)
。
“恩,等子侄们都大人,各个娶妻生子了,咱们陈家就成真正的高门大户。再过个两三代,咱们家也可以叫做书香门第了。”大郎开心的说。
“是的。陈大老爷。”辛湖笑嘻嘻的打趣道。
陈家四兄弟,全部都成家立业了,阿毛与大宝在成亲时,就已经分府单过了。不过,有什么事,大家还是回陈府来相聚,妯娌之间关系也很亲近。三个弟媳妇对辛湖都十分尊敬,把她当婆婆似的侍候着。而且各人管着自己的小家,也算是给辛湖分担了责任,基本不用她操心三个兄弟的小家了。
而幸福村,现在已经有了幸福一村,二村,三村,四村,五村了,人口早就过了千数。
陈家庄也在不停的扩张,现在也有了一千多人。其中,约三百人是陈家的下人,其他的人是陈家的佃农。
幸福村创造的税收相当可观。因为他们不仅仅只是种田,在大郎与辛湖的精心布置下来。
幸福村,每个组都各有特色,比如最早的幸福村,也就是幸福一组,就专门种植草药,满村子的人除了种些口粮田之外,绝大多数的田地都用来种植那些贵重的草药了,特别是些用途大,而且多年生的草药,几年下来,大家都赚了不少银子。幸福一村成了整个安庆朝有名的草药种植基地。
而幸福二村,则专门种竹子,搞竹器等竹特产。幸福村的竹器销往大江南北,与翠竹村比肩而立。
幸福三村,则发展养殖业,他们养出来的猪牛羊,再加工成熏肉,火腿,腊肠,等干货,也由商队销往大江南北,很快就打出了名声。
幸福四村与五村,则专门种植贵重的鲜花与观赏植物,同样也销往大江南北,很受大户人家的喜爱,甚至还衍生出了香料加工,不仅卖花花草草,还卖香料。
而陈家庄每年产出的粮食,产量比别的地方高出三成,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产粮大户。陈家庄种的粮食,由大郎和辛湖制定的种什么,几时种,大家要严格按照他们的要求。并且他们还会在水稻田中套养鱼虾,还在田头养鸭子,产的蛋,制成咸蛋与皮蛋,收入也非常可观,肉鸭制作成腊板鸭,以上几样收入也非常可观。
陈家声名在外,很快就由官府推广到各地,大郎的这一成绩获得各阶官员包括皇帝的认可。于是,在大郎三十二岁之一年,他得到了皇帝的重任,出任了工部正五品的郎中一职,专门管理农田水利等与农事相关的事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