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纳采问名(2 / 3)
于是一个赞一个谦虚,你来我往一番下来,王秀英是真的抬不起头了。
哪里知道王秀珊还来了个火上浇油,凑近王秀英的耳朵:“五妹妹,我怎么不知道你还是个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齐全的大才女?”
真要说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齐全,前世的王秀英还真是如此。
只不过这辈子王秀英却刻意低调,只在书和琴上有些表现,其他的技能就算娴熟于心,也全被她烂在了肚子里,并没在他人面前露出过点点儿的蛛丝马迹。
明知何氏说的话不过只是为了表明男方对女方的喜爱之情,可是将只见过几次,难得说过那么一两次话,几乎可以算是陌生人的王秀英夸成一朵花,王秀英在羞窘之余也不得不承认何氏也是个人才,完全抢了媒婆的活。
双方本都有意,于是纳采的整个过程不但十分顺利,气氛也相当融洽。
得到老夫人和沈氏点头,很快就到了问名的环节。
只听着媒婆代表宁国公府询问王秀英的名和生辰八字,然后就是沈氏略带紧张的回复,递上手边早就备好的庚帖。
媒婆恭敬接过,双手交给何氏。
这份庚帖带回宁国公府以后将会与方何以的庚帖一起放在宁国公府祠堂的香烛下,陈设供品,焚香祈祷,以卜婚姻吉凶。
交了王秀英的庚帖,又互相说了些奉承话,老夫人客气地要留媒婆和宁国公府的人用午膳,无论媒婆和宁国公夫人自然都是婉言谢绝。
特别是宁国公夫人何氏,想起昨夜方何以与她说的话,她着急着要尽快将方何以与王秀英的亲事定下来,何氏哪里还有心情留下来用午膳?
当然也没这个先例。
何氏和媒婆一行,浩浩荡荡地来,又浩浩荡荡地走。
王秀英总算可以稍稍松口气,只等三日以后的结果了。
看着王秀英红着脸从碧纱橱里出来,老夫人不由笑着打趣道:“可看到那两只大雁了,据说是二公子前几日亲自进山猎来的,大雁身上没一点儿伤痕,那声音叫得可真响亮,这么些年,还是第一次看到一路‘嘎嘎’叫着来的说媒队伍。”
“可不是嘛,起先在二门的时候,远远的就先听到‘嘎嘎’声,先还不知道到底是啥声音的,等到见到那一对大雁才明白。看来那宁国公府的二公子对咱们五小姐还真是情有独钟啊!”王秀英不用抬头也知道这是许嬷嬷的声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