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3 部分(1 / 6)
霜会”上见过,精神气度不错,不想才过四年人便没了,可见生育真是女人生死的一道门坎,过了,从此子嗣绵延,晚年有靠,跨不去,便是一条性命。
“一等男侯文玉之女侯佳氏容貌气度不俗,便指给镇国将军弘皖(允?第十二子)为嫡福晋,三等护卫厄尔达色之女王氏同指给弘皖做格格。”
侯文玉是雍正朝时崛起的汉军旗军中代表人物,特别是在大清与沙俄作战时立了不少军功,被擢拔受封为一等男,他的女儿自然也水涨船高有了嫁入宗室的资格。
其实无论八旗勋贵承不承认,汉人无论是在文武哪方面都已占据了大清官场绝大部份,渐渐掌握了权利中枢,而当年入关时精兵强将如云的满蒙巴图鲁们已渐渐退居历史,八旗子弟渐渐失去了祖先的精锐之气,成了安享荣华的纨绔子弟,若非太上皇和当今力主改革,让困居京城靠着祖荫过日子的八旗子弟,服兵役,屯田,进衙门实习,准予出海贸易……以后成什么样还真是难说。
历史上,乾隆朝还有富察一族,还有乌雅.兆惠、章佳.阿桂、海兰察,可之后的嘉庆、道光……又有谁呢,作起战来十有七八全靠绿营汉兵支持了。
云珠浮想着这些年被指入宗室的汉军旗女子增多表象下朝中满汉势力的一起一落,觉得不管如何变化,最重要的始终是这江山社稷,怎么对国家有利对百姓有益就怎么做,势力更迭这种事自古皆然,哪个能千年不倒?!
敛住思绪,她慢慢地说着:“都统佟长盛之女出身高贵,便指给弘晓做继福晋,正好压得住一同指给弘晓做侧福晋的领侍卫内大臣常明之女金氏。”
这个金氏与宫里的金氏不同,一个是从元朝便存在的与完颜氏同样有着悠久历史的老牌满姓,一个却是大清开国时朝鲜来投的包衣满姓,并非同宗。
“至于绶恩的嫡福晋,皇上看一等候董鄂.图杷的嫡孙女董鄂氏如何?”这个董鄂氏出身够高,却也尴尬,她的姑姑禄嫔与太后的恩怨别人不清楚,弘历是知道的。
“董鄂氏?这次大挑,正白旗的秀女不多啊。”
“正白旗这次上报的秀女本来就不多,能走到最后的更少了。”
弘历手指在几上轻扣,脑子在太后和八弟弘哲之间转了转,“就这么办吧,有怡亲王一脉护着,皇阿玛应该会更放心。”
只盼八弟以后不要教他失望才好。
云珠拿笔记下。“侍郎永绶之女纳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