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2 / 4)
也算经历了不少风浪。是以他身上有着一种远甚于同龄人的成熟,做事情也颇得严恪心意。
“世子寻我来,是为了睿王爷?”
书房的门一关上,两人相对而坐,展臻一开口便道破了严恪的心思。
自太后病重,展宁担忧的一应事宜,严恪也自有考量,如今展臻即将离京,有些事情,他还得说与展臻知晓。毕竟靖宁侯府中的一些事情,得由展臻着手安顿。
“正是为了这件事。端王勾结北漠一事已被坐实,陛下不日内便会发落,端王即便性命可保,也会玉牒除名,贬为庶人。纵观陛下一干皇子,原本除了端王可与睿王爷争锋,其余的都构不成威胁,如今端王败落,这梁朝天下的未来之主,大约不会有变了。严豫对阿宁的执念你我都清楚,在他掌握朝局之前,我会带阿宁离开京师,前往封地。”
严恪信得过展臻,又是在自己的书房内密探,说话也没有顾忌,将事情与展臻说得通透。
他之前即未插手端王严懋与严豫间的争斗,之后也无意扶持别的皇子再与严豫抗衡,在由谁做这梁朝天下的未来之主,才对这梁朝天下更有利这一点上,他就算不喜严豫,也与展臻有着同样的做法。
这个表面花团锦簇,内里处处拂袖的梁朝,外有强敌侯伺,内有腐朽弊端,严豫这等有着铁血手腕的人上位,或许才是最合适的。换其余那些软弱些或无能些的皇子上位,在北漠日渐强盛的今日,梁朝还能走多远,没有人能保证。
是以他选择了避,而未选择争。
避得过,便不必令这天下多生纷争。
“避往封地?行得通吗?王爷可愿意?”
汝阳王的封地在何处,展臻略略一想,便记起来了。可在他印象里,那封地虽富庶,但绝非严豫鞭长莫及之处?严豫若执意寻衅,严恪和展宁恐怕也避不了一世。
“不是父王的封地。阿宁与严豫之间的纷争,父王并不知情。”严恪说着话,眼神稍稍一黯,但随即又恢复如初,他道:“我会同皇祖母及陛下另求赐封地。父王如今对严川看重得紧,没了我以嫡长的身份与严川相争,他心里或许还畅快些,定然不会阻扰。”
梁朝的惯例,世袭的王侯之位,有嫡传嫡,无嫡或降爵传长,或无嫡而终。有严恪这个世子在,严川自然捞不着王位,除非自己挣功名。严恪话里面,隐隐似要放弃王位,另求封赐的意思。展臻闻言眉头皱起,本想细问,犹豫了下终未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