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2 / 3)
进去拜拜。一般这时候,杜如蒿站在旁边陪她,几名男士就在一边观看寺里的其他景观,等她出来。白马寺有中华第一古刹之称,历史悠久,寺内绿树与红墙相映,幽清肃穆,让人不由有凝神静心的感觉。
进了白马寺内最大的殿宇大雄殿,严格知给他们介绍,“这个殿内的像是最有价值的,那十八罗汉是国内仅有的元代夹纻干漆像的罗汉。”
他们几人去看十八罗汉了,陈松枝又依例跪在正中佛像前的垫子上磕头。杜如蒿本不信佛,前世她看到一尊佛像前的对联,“只有几文钱,你也求,我也求,给谁是好?不做半点事,朝也拜,晚也拜,叫我为难。”那时,她还和同学谈论笑过,说佛都已经为难,还求什么?求人不如求己。
此时,她站在陈松枝后,看着面前的三尊佛像,从右向左依次是药师佛、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疑惑又重新浮上心头。她莫名重生,就是一个无解的谜。这世上真的有神佛吗?
这三尊佛也是元代夹纻干漆造像,皆都慈眉善目,庄严圣洁。不知是否心里作用,杜如蒿觉得,她所有的秘密都在佛那无所不知的眼睛下匿迹。
她走到条案上写着“广种福田”的功德箱处,把身上所有的现钱都投了进去,这才觉得心里好受了些。
这里的僧人并不像有的旅游景点,大肆鼓吹游人上香,越贵的越好,也不讲些什么向功德箱里投钱,以得福报之类的话。然而杜如蒿这样,旁边的和尚施了一礼,“阿弥陀佛,心怀善念,这是施主福慧之根。”
杜如蒿心虚,难道自己随便遇上一个和尚,就是能看透自己的大师?她这才注视这位和尚,只见他年约四十多岁,天庭饱满,方面大耳,眉眼慈和,让人不由有亲近之感。
她双手合什行了一礼,“大师,我自问做的善事并不多。”她看了一眼旁边写着捐献上百万、几十万的名字,而自己今天也不过投了百十块钱,“供奉也不丰厚,大师为何有此说?”
看她和这位和尚对话,严格知和杜家人也都围了过来。只听和尚道“心怀善念,并不是以做善事多少而论,更不以钱的多寡来判,而是一种悲悯之心。”
是常怀感恩之心,以善意看待这世间一切吗?
杜如蒿还要再问,却见一个身穿灰袍的青年和尚过来叫道:“师祖,方丈请您过去。”
大和尚对杜如蒿点头微笑,不慌不忙走出了大殿。
这么年经的师祖,难道自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