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白子静(3 / 4)
如今心情正好,自然不会同宋维仪计较,却是崔山长的族侄崔含芝听见了个卓字,插话问道:“可是来接敏平侯之孙的?”
“正是。”白子静点了点头,就听崔含芝道:“咦,那倒也是咱们未来的师兄或师弟。”
宋维仪就问:“难道这位卓家郎君也是要到怀杏书院入读?”
“大约去年的时候,游老翰林亲自到叔父处提了此事,说是卓家郎君久慕叔父之才,想到叔父门下请教两年。”崔含芝道,“游老翰林与叔父本是同窗,而且明言若卓家郎君不投叔父眼缘,并不强求叔父收其为入室弟子,因此叔父就答应了下来。”
他说的时相正是时斓,怀杏书院出身——怀杏书院正是因他和游若珩并如今的山长崔南风同科列名,并囊括了头甲头名与二甲之首,才声名大震,有了江南第一院之称。
不过怀杏书院虽然栽培出这三名英才,但三人际遇却都不同,游若珩是个死读书的,做不了官,崔南风却不耐烦案牍生涯,比游若珩更早致仕回乡,接了恩师的任,执掌怀杏书院。
三人里论中榜名次和成就都以时斓为首,时斓中状元、跨马游街的时候正当年少,正是才貌俱全,先帝景宗特将爱女华容公主下降,本朝素有“娶妇得公主,平地买.官府”之说,时斓本就才华横溢,尚主之后,更是连连越级晋升,与同科进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堪称风头无二。
齐王之乱里,时斓虽然选择了持中不言,但因才华过人,今上宽宏,也没计较,甚至依旧让其做了内阁之首——至今信重不衰。
秣陵左近的人都知道早早致仕的游老翰林,虽然不擅言谈,也不喜交游,却是崔南风并时斓的师兄,游若珩也没强求崔南风一定收下卓昭粹,只不过到怀杏书院读两年书,堂堂敏平侯嫡孙,又有师兄的面子,崔南风当然不会要求卓昭粹和寻常学子一样先去考一场再进书院。
听了崔含芝的话,宋维仪还好,他毕竟已经被崔南风收入门内了,其余几人却都神情微妙起来——崔南风收下宋维仪后,虽然不是关门弟子,但也放出风声,只打算再收一两个弟子就不再收了,毕竟他年岁也大了,入室弟子调教起来太过耗费心神了些。
做了崔南风的入室弟子,所谓名师出高徒,单是名声上这一道,就比旁人要占去许多便宜了,固然科考是糊卷的,但殿试时,印象却是极重要的,崔南风的弟子,在这上头向来占便宜——圣人总要给时相些面子罢?更别说入仕之后,时相岂能不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