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4)(22 / 24)
传达。”
“好好好!”吴王笙拍掌,高兴地跳坐到郑钰铭身边,跟郑钰铭邀功。“明,孤帮你出气!你可要快点好起来。”
郑钰铭微笑地摸摸吴王胖乎乎的脸蛋,眼中带着疼爱:“多谢大王,钰铭身体会好好的,会为大王打理好社稷。”
“还有陪孤游览长河!”吴王笙提醒重点。
“嗯,这个钰铭保证!”郑钰铭跟吴王笙击掌保证。
一直站在一旁没有出声的田王后放下了心。当初行宫外多了卫兵,霍思华和卫蔻没有返回,田王后就开始焦急,怕有什么异变。几天后卫蔻返回,田王后瞒着吴王笙偷偷跟卫蔻询问,才知道郑钰铭遇刺。再过几天,南报报纸上刊登了郑钰铭生命垂危。田王后虽早从卫蔻处知道郑钰铭已经脱险,看了报纸,还是忍不住担心。
吴王笙靠着郑钰铭和楚朝辉才坐稳吴王位置,郑钰铭如果不测,吴王笙的王位肯定不保,王位不保的人哪还能保住性命。田王后和吴王笙一体,吴王笙的命运就是她命运。
今天亲眼见郑钰铭脸上气色不错,田王后算是完全放下担心。
南报刊登了郑钰铭遇刺消息仅一天,康城范津主办的文汇报也刊发了这条消息。跟南报一样,报道对郑钰铭的伤势添油加醋,两报异口同声,郑钰铭被刺客伤得只剩一口气吊着。
唐王派刺客魁吉对郑钰铭行刺的消息,随着报纸的散发,很快传遍吴国各地。吴国各地沸腾了,各地百姓都在高呼报仇。整个国家仿佛是沸腾的热水。
仿佛是约定一样,范津在康城北学院开了演讲,王颉在达城南学院发表了演说,两人内容一致,都是强烈谴责唐王的不义行为。
楚朝辉向全国颁布了吴王笙的讨唐诏书后,整个国家像加了油的机器一样快速运作。周成派军队封锁了边境,咽喉口卫青集军,集完军就向东北郡进发。卫仁赶到康城郊外军营,挑选出两万士兵准备北上。蔚山地区的工厂开始加班加点,各地的物资源源不断向各河流口岸集中。
南埠长河对岸是鹰部落居住地和谡平原,吴国虽然还没有在这里设郡县,但这两处地方已经实际归吴国所有。鹰部落的部落民,难得地聚集在一起召开了大会。
“我鹰部落是在明公子的帮助下解脱贫困,又得明公子和大将军援助,击败虎部落的入侵,不但保住家园,还一雪前耻。如今明公子被庸王危害,我鹰部落难道就不吭声么?”站在会场中心慷慨呈辞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