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2 / 5)
。
赵轩一路接受百姓跪拜,一路口口声声对郑钰铭表示感谢,可在接见地方官吏时,却只口不提吴国援助。郑钰铭见此情景,哪里不明白赵轩用意,赵轩是不想让他的臣民心中有吴国恩惠。
吴国使团人员大都忿忿不平,只郑钰铭明白赵轩用意,赵轩是不想吴国在他的土地上具有影响力。公孙盘见此情景,只觉得自己当初出山做出的追随决定正确无比。赵轩所作所为都只为自家社稷。
出了赵国的附庸国国土,往镐京的方向都是受过戎灾的地方,这些地方大都是秦王室近支的封邑,都是国土面积不大的诸侯国。这一路,原来是大秦土地最肥沃,人口最密集的地方。
同样承受北方游牧民族的抢劫,这些地方因为没有救济,恢复就没有赵国的西北郡快,除了有高墙的城池地区依然繁华,那些戎人经过的乡野之处就非常凄惨,村落中人口基本都有减少,甚至还碰到好多人烟全无的村落。
村落中死去的村民尸体无人埋葬,被野狗和乌鸦啃噬得只剩白骨。郑钰铭怕有细菌或瘟疫感染,见到这种村落便令队伍绕道而行,入夜遇不到城池,只能在荒野露宿。
一路所见太过凄惨,使团的人都变得寡言少语,这一日,眼看太阳西沉,附近没有城池可供住宿,使团又得在野外扎营了。
赵吴两国士兵刚开始扎营,远远从来路方向走来一队人马,哨兵过去盘问,那队人马竟然是吴国商队。
哨兵连忙将商队东家带至郑钰铭面前。
“你是韦东家?”郑钰铭认识这个商人。
眼前姓韦的商人曾是南埠码头边的一个货郎,鹰部落的酋长拓雄还曾在他的货担上为女儿买过金簪子。韦货郎因此跟拓雄认识,靠跟因鹰部落做生意起家,在南埠码头买了店铺。楚朝辉就是在他的商店发现了硫磺。
郑钰铭在南埠呆了三年多,对南埠的商人都熟悉。
“是的!公子!正是小人!”韦货郎看到郑钰铭很激动,扑过来行大礼,韦货郎生意越做越大,发展到有了自己的商队。
“韦东家!快请起!”郑钰铭异乡见到故人很高兴。
这时野外露宿的帐篷还没有搭建好,郑钰铭和公孙盘、吴牧坐的都是简易木凳。
韦货郎同样认识吴牧,只不认识公孙盘,既然公孙盘能跟吴牧并肩而坐,身份就不会低到哪里。
做生意的人头脑都灵活,韦货郎恭恭敬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