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子(2 / 4)
对董奶奶很有意见,以至于后来,董妈态度强硬的掌握了董爸的工资条。(九几年的时候领工资是要凭着工资条自己到单位财务上领钱的,并不像现在又专门的工资卡或者工资存折)所以董末的印象中,董妈与董奶奶的关系一直处于一种很客套的状态中,用一个不是很适合的词来形容就是“相敬如冰”。
至于董家其他成员,董家共有5个孩子,分别是董红玲、董文君、董静玲、董文成、董琳玲。董爸董文君是长子上面还有一个姐姐,董末有三个姑姑,现在已经有两个出嫁了,董家最小的姑姑比董爸小13岁,目前还在读书。至于董爷爷在董末出生后一年就因病去世了。据后来董妈介绍,董爷爷单名一个“佣”字,是当时典型的为社会主义的拥护者。董爷爷一生很短暂,临终享年50岁,从成年后参加工作后的种种行为充分体现着“佣”字,为人民所佣。后来贪污受贿成为社会普遍问题的时候,董妈曾经对董末说过,如果当初董爷爷肯帮忙,董爸爸的工作也不会在生产一线上,董爷爷去世之前一直是董爸所在单位的书记,而董爸则是在17岁高中毕业后背起行囊远去新疆当了三年义务兵后才被统一招进现在的单位,做一名一线工作者。那时候,董爷爷只要托托关系,董爸就不用出去吃苦的,可惜,董爷爷不是一般的固执,5个儿女中,只有董二因为自小身体不好的缘故而免去了去当兵的苦,其他都是自力更生的,而至于董爷爷去了后,接班人选在董家可掀起了一场不小的战争,这些且后谈。
回到吃桃子的董末这边,董末在心里默默的想,按年龄来算,现在应该是94年夏,也就是95年初董妈托关系将董末插班进了幼儿园中班。在董末的家乡,9月份以后出生的孩子在上学的时候要推后一年,董初现在上中班快升大班了,董初如果要上小班要等到95年9月,那时候的董初就要上小学了,两个孩子就不能一起上学了。董妈为了孩子受到好些的教育,把两个孩子都送到了城里的学校,不想周遭送到村小学,这也导致了董初、董末对于同村的同龄孩子并不熟悉。“要上幼儿园,啊啊,神啊,杀了我吧,要和一群什么都不懂只会告老师的小屁孩一起啊~”董末想到这些就觉得很无力,“不然我做个天才儿童吧,不行不行那样子后面就会漏马脚的,而且当时的小县城里想成为天才儿童基本上是没什么机会的。”董末一直胡思乱想着这些一直到吃午饭,董末忘了前世的她也是那群小屁孩中的一员。
中午是董爸做的午饭,董妈那时候的工厂还没允许工人中午回家吃饭的。吃完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