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姥爷一起生活(1 / 4)
董妈走了,带着小忧伤,带着董初的哭音走了,正如词中唱到的,“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咳咳,不小心鬼扯上了。董末看着跟董爸一直在闹的样子,笑的没心没肺的。
董爸头疼的看着这两个小儿女,怎么差别这么大啊,当哥哥的没有哥哥的样子,哭着要妈妈,当妹妹的笑的没心没肺,笑话哥哥董爸不禁也在心里呼唤:董妈啊,你什么时候归来?
不过很快这种僵局就解决的——姥爷来了。董妈走了以后,姥爷成了每天陪伴两个孩子最久的人。董末和董初显然对于姥爷比较买账,董末是想沾沾姥爷的文气,和姥爷学一些东西,董初的话则是看着董末黏姥爷而不甘示弱。董末问姥爷什么,董初也跟在方便,不管听得懂或者不懂图个乐呵。姥爷教了一辈子书也不会做别的,对于董末和董初两个小孩子的行为表示很受用,放暑假的时候给两个小的当起了老师。姥爷在当地的中学中时一很出名语文老师,知识相当渊博。
姥爷家上一辈是中医,在当时也算得上是小富之家,小时候的教育基础打的非常好,也不清楚为什么没有继承父辈的遗志,反而做了一名清贫的教书匠。后来□□时候被带高帽、被□□什么的都经历过,经历越多的姥爷越发显得沉默,一直对所有事情都看的淡淡的。
上世董末也以为姥爷是一个冷漠的人,后来姥爷不幸罹患上了老年痴呆,随之而来的各种疾病折磨着老人,让那个学富五车的男子变得痴痴傻傻,临终时姥爷拽了董妈的手咿咿呀呀的说着对不起董妈之类的话。上世姥爷的结局并不美好,从一开始的高血压慢慢发展到动脉粥样硬化,最后临终时已经躺在床上不能动弹了,舅妈一直以身体不好照顾姥爷,姥爷和姥姥两个人就在五个女儿的家之间“流浪”,唯一的儿子压根没指望上。当时董妈下岗没多久在家里没什么事情,但是其他四个姨都有自己的工作,于是一年中有8、9个月姥爷是在董末家的。董妈在孝顺这点上做的非常好,不管是对姥爷还是奶奶都是好的没话说的。
姥爷对于董妈一直觉得有亏欠的,当年度的董妈高考没有考上,想要再考一年的,结果姥爷让董妈去当了一名光荣的工人,可惜的是工人没当几年就下岗了。凭心而论,当时工人的待遇很好的,但是当地的国营企业根本禁不起市场经济的冲击,很快凋零在社会的发展中。董妈看的很开,觉得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也不抱怨什么,但是姥爷总是心存愧疚,一生清贫正直的姥爷甚至找了他做官的学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