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月老祠前,三生石上(3 / 6)
要出京了,有生之年,也不知是不是还能再回到这里。就此别过,愿您珍重。”
说着,柳眉也不管宝钗如何,自己下楼离开。
宝钗在楼上,将窗悄悄推开半扇,正看见世清陪着柳眉一起离开的身影,不免叹息一声,转身与莺儿交待他事去。
而柳眉由世清陪伴着离开,心头却一直郁郁。
她早知道贾府之败在所难免,可听宝钗如今说起,便知贾府其实早已危如累卵。偏生府里除了个别人之外,没有多少清醒的,多数不过还是终日吃吃喝喝,得过且过,过得一日算一日罢了。
由贾府众人,再想到自己身上,其实她情形相似,却略有不同。
想到这里,柳眉便长长叹息一声。
世清知道她的心思,安慰她说:“有时想想,他们的命,也未必便比你好得了多少……”
柳眉:你丫这叫安慰?
世清继续:“……你至少还有些时间,随我去那大千世界看看。”
柳眉:……唉,不会说话的家伙啊,我忍了。
听着世清说起,柳眉不知为何,记起当年在茗园度过的那一夜,园中万人齐声高唱“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情形。
是守住当下的欢愉,还是满怀着忧虑为未来谋算,似乎永远都是一个悖论。
“出京之前,我先带你去看几个人。”世清猜透了柳眉的心思,故意打岔,扰乱她的忧思。
于是柳眉随着世清出城,在城外二十里地的一个小村落里见到了一对刚成亲不久的小夫妻。男的成日务农养家,女的性子泼辣又肯吃苦,只靠着田里那一点菲薄的出产,将小家里操持得井井有条的。
可巧这两人都不大在乎钱。
男的说,钱算什么,没了可以再挣,老婆绝不能不疼。
女的说,人在一起,才能说得上一起挣钱一起过日子。
柳眉想,果然是将脓包戳破了,历经生离死别,这两人终于将彼此认得真真的。
据这对夫妻住着小村不远,庄上还有个号称“针线西施”的姑娘。她的女红手艺可是连地主大户的大姑娘小媳妇都看了眼馋的,说是比城里绣庄里出产的都好,有钱也买不来。
成日里上这“针线西施”家门求绣品的妇人们几乎将她的门槛都要踏破了。热心的媳妇大娘也要为这“西施”张罗亲事。岂料这“西施”却发了话,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