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标配跟班(2 / 4)
脸色,小心翼翼地将粮证和夹在硬纸板上的对账单呈上,生怕什么地方伺候得不周到,人家给自己缺了斤少了两。
售粮员搭拉着眼皮,取下夹在耳根子后面的红蓝铅笔在粮证和对账单上一划拉,再把夹着对账单的硬纸板挂到头顶的铁丝上,顺手一推,“哗”地一声就滑回收款处,然后,用马口铁制成的撮子“嚓”地一声舀起粮食,恶狠狠地倒进也是马口铁质地的凹形称盘中,震得称的刻度尺哗啦地向上一跳。
然后,王淑英还有陈强东眼睛都紧盯着售粮员的动作,站稳脚跟,微微曲腿,双手提住口袋牢牢地套在漏斗的出口处。售粮员将称盘中的粮食挖出来一些,再添上一点儿,反复几次之后,扭过称盘往漏斗里猛地一撅,没接住撒到地上的话,那就只能自认倒霉。
粮站里供应的东西分为面粉及面粉制品、大米、粗杂粮和食用油几大类,大类又分为若干小类,例如面粉分为精粉、特粉(富强粉)、标准粉、全面粉,食用油有豆油、花生油、菜籽油、香油,粮食制品主要是挂面,粗杂粮包括玉米面、大馇子、小馇子、高粱米、小豆、油麦、绿豆等。
面粉和大米属于细粮,在每月粮食比例中,所占比例很小,改善生活或者过年过节时才会吃。而且很多粮食都是陈的,例如玉米面颜色灰白,熬粥时需要放碱。即使是这样的粮食,能吃饱就不错了。
陈慕西兄妹四个是属于中小学生,每人每月十四公斤的粮食定额,陈建翎属于轻体力劳动者每月十八公斤粮食,工厂四级工的工资每月四十四块一毛钱,王淑英在副食品店上班,每月二十三块钱的工资,每月十五公斤粮食。
一家人的粮食加一块似乎不少,可是买其他东西的时候,粮票也是作为流通货币一种使用的,所以,并不是全把粮食领了,会有一部分兑成粮票,在买其他东西的时候搭配钱用。
更不要说家里有陈建翎这个顶梁柱每日辛苦,饭量自不必说,还有个陈强东这个半大小子,“半大小子,吃穷老子”这句话,可不是平白有的。
不过,好在有妈妈王淑英的精打细算操持着,让全家老小维持在温饱线上,倒是没有问题的。
“英子,和儿子一块来领粮啊?”刚松了口气的王淑英,就听到有人和自己说话。
扭头一看,看到柜台后头又过来了一个高个子的女人,脸上带着一抹笑容,让她那有几分刻薄的长相,立刻柔和顺眼了几分。
“是啊,这个月再不领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