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捉虫)(1 / 4)
“他的脸, 比伦敦的天还阴。”Alan回忆许久,冒出这么一句。
那时候, 他跟着林远珊学修画也有几年, 对于大老远从中国过来的江浸夜,Alan十分好奇, 并未将其视作对手。
每天闲暇, Alan带江浸夜去看博物馆里,各种现代辅助修复的仪器与设备, 不时抱怨工作的枯燥——哪怕最简单的裁纸,也得苦练好几个月, 才能裁出一条边缘平整的线。
偶尔泄气地说有点后悔, 得来江浸夜冷冷的一句“那就走啊”。
Alan觉得这个人怎么不温柔, 满身都是刺。
被扎过几次后,他敬而远之。
可江浸夜在博物馆出色的发挥,连一起工作的日本人都赞不绝口, 实在无法假装看不见。便渐渐激起了不服气的反骨,同样是学习传统的修复手艺, 不存在天赋的说法吧?
可惜Alan很快遭受挫败。
那时林远珊组织修复一件董源的山水绢画,Alan半开玩笑地说:“据说这件不是真迹,是你们后世的画家伪造, 我们就不用太辛苦了吧。”
江浸夜停下手中的活,抬头看了他一眼。
说到这,Alan心有余悸地对陶禧说:“他的眼神,我永远忘不了, 永远。”
似淬毒的刃口,要剜取他的心脏。
江浸夜当即向上申请,将这幅画送去用软X光摄影进行拍摄,发现了“后苑副使臣董元画”的署款。董源是南唐画家,他的“源”字在元代以前的史籍中都写作“元”。
这一发现印证了这幅画在元代以前就流传的经历,并非伪造。
Alan出了错,从“与江浸夜联手修复”降级为“协同江浸夜修复”,讪讪地收起玩闹心。
这件山水绢画曾被日本修复师装裱过,托心纸和覆背纸全为日本材料,不仅通体残裂,还出现了泡状鼓胀,导致画意局部变形。
江浸夜早出晚归,整日埋首修复,对此投入了十二分精力。
而Alan即使变成“协同”,也没有放弃自己的主张,才刚开始洗画,两个人就剑拔弩张地争执起来。
Alan说:“应用沸水多次浸洗。”
江浸夜驳回:“这画用沸水就矫枉过正,温水即可。”
Alan说:“我们用流动清洗的方法吧。”
江浸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