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一章完 (2)(5 / 24)
有关,可是大部分负担还是现行体.制和国家财力所造成,要解决农民负.担问题,中yang必须得有大政策。”
赵东点了点头,道:“我从沙州市委组织.部被调到了省减负办,事情起因其实是在成津,当时你还在成津主持县委工作,我在双河村搞了调研,就发现在了农民负.担中存在的问题,后来这篇文章被加了编者按发在了内参上,我调到省里减负办之时,心里是想不通的,认为这是朱民生在排挤我,现在回想起来,没有在减负办的工作,我对岭西农村就不会有深入的了解,光靠走马观花的调研是不能了解农村真实情况的。”
“而没有在减负办工作的经历,我就没有到省委办公.厅工作的机会。这叫做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官场起起落落,谁又能看得清楚。”
赵东平时挺稳重,今天与一群年轻人喝了酒,又与当年的当事人在一起,话就稍多了些,也说的是心里话。
侯卫东接过话头,道:“写编者按的那位衡山是沙州大学段校长的儿子,今天原本也要来参加聚会,临时有事来不了。”
“衡山文笔犀利,我还想见一见他。作为中yang媒体记者,搞好关系挺重要。”听到侯卫东无意中提起了沙州大学,赵东又想起了另一个倩影,道:“郭兰是不是调到沙州大学,她很有前途,怎么就想回大学。如果真要回大学,完全可以到岭西大学,岭西大学才是全省最好的大学。”
侯卫东不喜欢听赵东提起郭兰的话题,应付着道:“我估计是郭教授去世,让郭兰产生了回大家的想法。”
赵东又与侯卫东握了手,道:“郭兰在沙州大学工作,如果有什么事情找到你,卫东可以开绿灯。”他是聪明人,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发现了郭兰确实没有同自己谈想法,他的身份和修养让其只能觉得很是遗憾,而无法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看着赵东回了家,侯卫东这才回到了金星宾馆。
躺在了金星宾馆的大床上,透过了落地窗,他可以看到外面明亮的路灯,想着自己的经历,不禁问自己:“当官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为了国家和民.族,这个题目似乎大了一些。”
“为了求得一碗饭吃?可是我早已敢生存问题,用得着为了官位而奔波吗?”
“当官就如爬山,一山还有一山高。永远都没有尽头,等到终于爬上高位,年龄已高,身体衰弱,那不停爬山到底有何意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