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掩人耳目(2 / 4)
法呢?”我问。
“扬州地处南北交通枢纽位置,历来得漕运、盐运之利,向称富庶地区,商业繁荣,所以清军破城之后开始烧杀抢掠中饱私囊,估计是这个过程中遭遇反抗,从而引发了屠城。”沈不悔说。
“但这个说法并没有什么说服力,因为当时统军的是满清多铎,此人是镶白旗旗主,能征善战的猛将,但并非只是一介武夫,多铎在攻占南京时就颁布严令,勿杀无辜,勿掠财富,勿焚庐舍。”叶知秋在旁边想了想说。“多铎治军极严,说到富庶,南京远比扬州繁荣,南京都没有发生变故,为什么偏偏要抢掠扬州呢,何况多铎下达的是军令,清兵即便有烧杀抢掠的行为,但还不至于敢做出扬州十日这样骇人听闻的屠城。”
我来回走了几步,这两种说法都不足以让我信服,扬州十日屠杀的虽然是平民,可如此暴行传扬出去,或许的确能收到威慑的作用,但任何事都是有两面的。
清军如此残暴,降与不降结果都一样,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奋起抵抗,这无疑能让汉人军民一心同仇敌忾,要知道当时的汉人若是联合起来,大清入关的那些兵马完全不足为惧。
多铎既然知道颁布三勿法令,可见此人心知肚明却不可失了民心,一个如此文韬武略的帅才,又怎么会在扬州干出这样没有任何意义的事。
“清军是什么时候攻入扬州城?”我转头问沈不悔。
“清世祖顺治二年的五月二十日。”
“屠城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五月二十三日。”
“三天之后”我揉了揉额头深思熟虑说。“所谓一鼓作气,若是清军杀意难平,宣泄在扬州平民身上,屠城应该在扬州破城之日开始,为什么却发生在三天之后呢?”
“不悔,扬州被清军包围时,如今我们所在的青铜宫这片区域是什么时候被清军占领的?”叶九卿好像想到了什么。
“青铜宫的上面是文津桥,是当时扬州一条很重要的桥梁,和清军对持的时候,南明守军曾想凿断文津桥,但挖掘到一半时,清军就占领了这里,并且在此加固文津桥以便大军通过。”
“清军在这里驻扎过”叶九卿忽然眼睛一亮,看着我说。“有没有这个可能,清军驻扎在这里的时候,发现了文津桥下的青铜宫。”
我眉头微微一皱,至少时间是吻合的,清军先发现的青铜宫,然后在攻破扬州城,三日后清军开始屠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