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游离在主流之外的催眠师 (1)(9 / 23)
继续说下去。
“既然凶手的准备如此充分,连锯子都带来了。那他为什么没有带其他趁手的凶器呢?比如说匕首之类的?以至于他要和死者进行肉搏,甚至还有可能被对方咬伤了。这似乎不合情理啊?”
这确实是个疑问。为什么凶手带了分尸的锯子却没有带其他凶器,最终要在艰苦搏斗后才用电话线将对方勒死?罗飞并未独自回答,他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在场所有的与会者:“大家觉得呢?请畅所欲言。”
相较于无头尸体的成因,这个问题更容易激发众人的思路。与会者七嘴八舌,展开了自由讨论。
……
“凶手没有带刀,也许是不想用刀吧?因为用刀肯定会在自己身上留下喷溅状血迹。案发时段正是校园里最热闹的时间点,身上有血迹的话很容易在离开的时候被人注意到。”
“那他把死者的头颅和双手带走,就不怕被人注意到了?”
“头和手可以装在书包里啊,往身上一背,在校园里谁会注意呢?如果怕血迹渗出来的话,只要在里面垫上塑料袋就行了。”
……
“凶手本来会不会想要就地取材的?比如说在死者厨房里随便拿把刀行凶,没想到死者根本不在那里做饭,所以厨房里也没有刀。凶手只好肉搏了。”
“到案发现场寻找凶器,这也太不靠谱了吧?从本案凶手的表现来看,应该是个非常谨慎和细心的家伙。我相信他绝不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
……
“也许凶手并不是蓄谋杀人,而是临时起意呢?至于锯子,只是他恰巧带在身边的工具。”
“临时起意的话,在校园监控里应该能发现凶手的行踪啊。现在查监控一无所获,说明凶手有意避开了校园里的摄像头。这可不符合临时起意作案的特征!”
……
这一番讨论足足持续了半个小时,大家各抒己见,提出了多种猜测。说到热烈处,甚至有人针锋相对地辩论起来。罗飞专注地倾听着,直到众人的看法都表达得差不多了,他才压着手示意大家停歇。
等会场安静下来罗飞以总结的姿态说道:“大家刚才讨论得很好,思路各异,都有可取的地方。陈嘉鑫,你一会儿把会议记录整理一下,传发给前方负责侦查的警员,人手一份。现在大方向难以确定,任何细微的疑点都不能放过。监控要继续看,走访范围要扩大,对死者社会关系的调查也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