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9章 先手(6 / 7)
次亮相便让蜀地百姓们惊艳。他扭转了前任节度使对南诏国节节败退的局面,率领剑南军一直打到了南诏国的都城,迫的南诏国归顺大唐称臣。从那以后,这位年轻的大帅变成了蜀地百姓们津津乐道的对象。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王大帅在蜀地的种种措施和作为更是深入民心,而且王大帅率军横扫吐蕃国,又逼迫了吐蕃签订和议,解决了蜀地西境之敌。从那时起,王源更是声望日隆,一路飙升。
在蜀地各道,王大帅是百姓们口中最大的谈资。大到王源的用兵方略利民之策,小到王源的身高体重言谈嗜好,都是广为挖掘的谈资。城中的青年男女们以王大帅为榜样,掀起了各种风潮。譬如说,王大帅平日的装束,喜欢的菜肴,爱听的曲子,都是男子们效仿的对象。更有甚者,好事之人从王大帅府中的几位夫人的形象归纳出王大帅对女子的喜好,他们归纳出了好几点。譬如:王大帅喜欢身材苗条的女子,这和大唐主流审美的女子丰腴为美相悖。再比如,大帅夫人们一律化的都是柳叶眉而非粗重的远山眉,花钿也细小而精致,绝非大唐流行的大而夸张。唇妆也非在嘴唇中间为了让嘴巴显得小而点绛唇,而是顺着嘴唇的轮廓自然的涂上唇彩。
凡此种种,有的没的,正经的不正经的,都成为蜀地男女们效仿的对象。大帅和他的夫人们俨然引领了蜀地的风潮,让蜀地的审美观和时尚观和外界完全的不同。这一切都说明了王源在蜀地百姓心目中的地位何等的重要,而且何等的受到崇拜。
而王源在百姓们心中的地位,最终在安禄山起兵之后达到了最高峰。当叛军铁蹄横扫河北京畿之地,当天下百姓颠沛流离朝不保夕之时,蜀地的百姓们在惊骇之余却有着一种莫名的优越感。因为在大帅统率的蜀地之中,所有人的生活都很安稳。当然,在史思明率十八万大军攻蜀地之时,百姓们心里也是极为忐忑的。但他们的大帅没让他们失望。六万兵马在通州击溃十八万来犯之敌。从那一战之后,大帅便在蜀地军民心目之中彻底封神。
蜀地的百姓们是骄傲的,大唐皇帝带着众皇子皇族仓皇逃到蜀地之中避祸,这些高高在上的皇族都要靠着大帅来庇佑,这足以说明大帅比他们都强。不知在什么时候开始,蜀地的百姓们心中只有王源而无李唐,也不知在什么时候开始,他们对于外界传言的关于王大帅要造反的消息也并不感到惊讶,相反还觉得理所当然。一个如丧家之犬一样的皇帝,数十万兵马像豆腐渣一般被一击而溃。丢了大唐两座都城的皇帝,还有什么资格值得百姓爱戴?更何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