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邱民仰守松山(3 / 4)
童经延也不强求他跟随父亲童万钧在登莱任职多年,对于这些文官的看起来颇为古怪的想法已经是见怪不怪。文官担任武职,这是大明朝的常态,虽然不少文官文武兼修,诸如崇祯一朝的卢象昇、孙承宗、孙传庭等人都是如此,但大多数文官其实还都是兵事上的门外汉,以外行指挥内行,效果可想而知。
童经延站起身,告辞的同时,却又提及一件事情,山东军策应陆上明军的时候,意外的截下几条船只,抓获了一些朝廷官员仔细核查之后才发觉却是前来松山监军的张若麒和马绍愉等人,这些人居然早已经在海岸边准备好了船只,以备不时之需。这样一来,便属于典型的临阵脱逃。看来这张若麒和马绍愉倒是早已经察觉到辽东的战事未必会一帆风顺,因此早已留下了后手。
那杜勋却是油滑的很,一见登莱水师阻拦,便意识到事情不妙,甩下张若麒和马绍愉便抢先乘船逃遁,却是被他趁乱溜之大吉了。
邱民仰看向两人的目光俱是怒火,张若麒和马绍愉也自知理亏因此一言不发,一副引颈待戮的模样。
邱民仰冷哼了两声,“两位倒是有自知之明,本官这就上本向皇上和内阁阐明松山之战的经过,如何处置,都听朝廷的安排吧!”
将张若麒和马绍愉看押起来,童经延也真是告辞,临走时又撂下一句话来,让邱民仰和王廷臣、李辅明等人不胜唏嘘。
“我家大帅有言在先!假如贵部决心死守松山,我山东水师将尽全力提供一些粮草军饷,但未必能满足全军敷用。锦州外城已破,祖大寿未必会会与内城共存亡,如此一来,塔山、松山与锦州仅存的掎角之势也不复存在。如果战事已不可为,诸位亦都是国之干才,我家大帅也不忍见到诸位在松山白白死节。到时,我山东水师将全力以赴,救援贵部上船,撤离松山!”
……
松山一战,到了现在,虽然还有锦州内城和松山、塔山未曾攻克,但其实大局已定。明军的几个孤零零的据点再也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
此战的首功非多铎莫属,奇兵切断松山和杏山之间的联系,伏击明军主力,造成明军大乱溃败,奠定大胜的基础。随后,又亲自带领两白旗白甲兵,埋伏在乳峰山西山明军中军大营与松山之间的必经之路上,打了洪承畴一个措手不及,之后竟然还生擒了明军的统帅洪承畴。
如此一连串耀眼的战功,除了多铎自身的勇武,便是多尔衮的刻意为之,将自己的弟弟安置在了最为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