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大义之名(2 / 4)
今日的生机?”
李士淳却是战战兢兢,“臣此议着实是有些令殿下。令皇族蒙羞,但如今形势已经是如履薄冰,因此就算是殿下治罪,臣也不得不说了!”
“老师但说无妨!”
“殿下适才可是听到朱平安话中提到一个人?”
“何人?”
“总督五省兵马的孙传庭!”
“老师的意思是,咱们可以与他联络……!”
李士淳断然的摇摇头,“臣说的并不只是这个意思。太子殿下今年已经十六岁了。如果京师未曾失陷的话,想来便要大婚了。”
朱慈烺一下子攥紧了拳头,眼睛直勾勾的盯着李士淳,他立刻便领会了李士淳的意思,李士淳却是低着头。虽然心中忐忑,但还是借着一股血气之勇将话如同竹筒倒豆子一般说了出来。
“臣与孙传庭有些交情,先帝也曾评判过此人,此人虽然性子执拗,不晓变通,但其人却的确是一员忠臣,可以重用。潼关之战,说到底是时势使然,并非孙传庭一人之责。”
“孙传庭虽然兵败,先帝也曾为此大发雷霆,但并没有因此削夺他的官职。直到今日,他还是朝廷任命的五省兵马的督师,其人在军中的影响力还是一如既往,如果殿下能重用于他,相信会有不少人因此归附!”
“但毕竟今时不同往日,要想牢牢的掌控住孙传庭,须得双管齐下。一方面授以权柄,另一方面则要以恩义结纳,臣听闻孙传庭有一女,年纪与殿下相仿,人才相貌都是上上之选,如果殿下能……,那孙传庭必定戮力报效,不敢轻慢!”
李士淳偷眼看看朱慈烺的反应,不等朱慈烺说出那些话来,便立刻接上来,“臣也知道我大明的祖制,储君婚姻,都是以小门小户之女为首选,便是为了以防外戚做大,但如今形势逼人,咱们也不得不事急从权了!”
李士淳的一番话说完,朱慈烺呆呆的坐在椅子上,一时间不知该如何作答。
……
济南的总兵府中,仇泽、张耀先已经带领麾下众将等候多时,朱平安和杨廷麟等人回来,仇泽、张耀先便是喜气洋洋的上来参拜。朱慈烺在久山镇上宣读的那份旨意,已经像是插了翅膀一般飞遍了各个角落。
仇泽虽是大老粗一个,但张耀先却是文武兼通,旨意背后蕴含的意味自然是领会的一清二楚。
自家的大帅居然是宗室的身份,虽然大明的宗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