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兵进辽东(3 / 4)
祚将军也是搁置一旁,不肯重用。”
肖元腾接过武子牛递过来的水袋,冲着张继祖和武子牛、熊万鹏等一众同窗眨眨眼睛,牛饮一通,这才继续说道:“刘兴祚将军战死沙场之后,其后人流落民间,不知踪迹。但复州和金州的汉人百姓却是感念当年将军的恩德,多有祭奠。此次商会发动民变,没想到汉人百姓却是趁势而起,打出了刘兴祚将军后人的旗号,却是万众响应,不到个把月的功夫,竟然拉起了万人的队伍!此次,下官匆匆赶回,便是得了义军所托,前来请都督从速发兵支援的!”
……
这些天,济尔哈朗却着实像是苍老了十岁一般,八旗中长于理财和外交的英俄尔岱奉了皇太后和顺治皇帝的旨意,匆匆由盛京赶到义州。这才让济尔哈朗稍稍宽心。
旗人造反,这在满清的历史中并不多见,尤其是在皇太极主政之后,与民休养,为了缓和民族之间的矛盾,建立汉军八旗,任用汉官,已经使得满清内部的矛盾大为缓和。
可如今看来,这种暂时的平静却是在四海商会的这种营销模式轻而易举的便被摧毁了。尤其是底层的旗人和旗丁们,他们目前的窘迫生活也成为了被人攻击的漏洞。
“朝鲜已经起兵了!”济尔哈朗将这个最新的消息告诉了英俄尔岱。原本英俄尔岱是为了斡旋而来,但现在看来,显然没有这个必要了。
“睿王临行时说的没错,我到现在才知道,他为何如此忌惮朱平安了!”济尔哈朗深有感触。“这个人不声不响的,便将手伸到了咱们的眼皮子底下,要不是此次的变乱,咱们从何而知,他已经在朝鲜经营了这么多的人马!还鼓动着朝鲜王室一同出兵北犯!”
英俄尔岱着实是大吃一惊,作为八旗内部公认的谈判高手,当年曾单枪匹马的搞定了和朝鲜之间的斜倚,迫使朝鲜往事不得不答应了每年向满清提供巨额粮食供给的屈辱条件,使得满清再无后顾之忧,可以安心的南下寇边。
这也是英俄尔岱自认为一生中最大的骄傲。可现在仔细想一想,那还不是身后皇太极的十万大军一力促成的吗?和自己有什么关系!
可现在,朝鲜已非昔日吴下阿蒙,更是有朱平安的全力支援,四卫的变乱一起,便立刻将数万大军集结完毕,正日夜兼程的向着义州而来。这让自己还有何用武之地?
“那咱们要不要上书皇太后,请睿王调遣部分兵马回师关外……?”英俄尔岱艰难的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