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新君(四)(3 / 4)
弟之事妄加评议。但万贞儿,皇帝要纳她为妃的人,你这么带着她出来,就算你自身清白,人言可畏啊!”
丁一真不喜欢去探望后宫的琐事,他考虑的是大的战略方向,又不是街头巷尾的大婶,收集东家长西家短的八卦,所以说起来,于谦都听闻的事,他真不知道。这时听着于谦训斥,也只好道:“是,确是弟子考虑不周,多谢先生教诲。”
于谦喷完丁一,又把万贞儿叫过来,对她道:“赤子之心难能可贵,但总归活在世上,汝若感激如晋授业师恩,却要多为汝师着想,以免物议才是。”万贞儿因丁一在一边,也老实地应了,心里却早把于谦这老头儿骂了一万次。
于谦虽说不结党,侍郎都当了二十年,又把握十数年的相权,此时出海,连儿子、媳妇都随行,那是要为大明镇守番邦终老的架势,门生旧故,来送行的人极多,结果当日完全走不了,丁一教着曹吉祥带人把万贞儿于当天下午送回京师去,又让守备处设了流水宴,以于谦亲传弟子的身份,来招待这些送行的旧故,一直去了第二日中午,于少保方才扬帆离岸。
“先生,有紧急军报。”丁一还没离开天津,厉剑南就奔过来报告。
说是急报,事实最早也是半年前的军情了,因为都是海外的军报。
一个是几内亚的工场那边,杜木送来的报告,枪管钢的研发已有了眉目;热气球已经升空。但电话机鼓捣不出来,完全没有头绪,不过这也在丁一的意料之中,再怎么天才,总有个限度,不可能一代人,把十几代人的活计都忙乎完。
有线电报是个很简单的原理,特别是丁一提出的,用莫尔斯电码,那就是一个通电、断电的过程,也就是把电路接通和断开罢了,有这么个原理,李匠头集合大明顶尖的大匠们,再去研究怎么来接收这个通电断电的信号,用了十年,鼓捣出个眉目,丁一都很高兴了。
把电频信号转换成音频信号,丁一真的原本就不存任何寄望的。
而杜木提到一个问题,就是黑人好偷懒,又不守规章制度,老是弄出工程事故。
结果就是工场、矿场那边半年就死了二千多个黑人,因为怕影响矿场进度,所以驻军派人去用比较强硬的手段,招收了一批黑人矿工来干活。杜木不喜欢黑人,也不喜欢埃及人,他希望能得到一些华夏工人,原话就是“若得大明子民,便是文盲也可”。
丁一对刚从京师赶来的曹吉祥说道:“把这条记下来,回去让刘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