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丁一的奋斗(三十一)(4 / 4)
善、姚夔这样的旧式士大夫,都是说:“于公无憾矣!”
丁一没有按照华夏的习惯,给予于谦一些追认的头衔,来彰显身后的哀荣。
他披麻带孝,在于谦的灵堂,以亲传弟子的身份,向来凭吊者一一答礼。
于是便留下这么一段记载:谦故,上持弟子礼,服其孝。
此事传到华夏之后,在士林之中极为震撼,这是前所未有的事!
有人认为丁一是乱了纲常,因为天地君亲师,君臣的关系在师生之前嘛,君王为臣子带孝,这是不合适的;但更多的士林中人,却都认为丁一的行为,才是真正的士林领袖:“西夷以容城为其教中圣徒,实以容城风骨,可以成圣哉!”
其实丁一并没有考虑到这些东西,他只是觉得于谦对自己是不错的,尽管在景泰年,于谦有些不太看好他,但有事了,也是有来劝他跑路。而当年于谦在华夏京师快要病死时,也是视他为亲传弟子的,把自己的人脉关系都交给他;后面又听从他的劝说,来了西方,替他一路做到死。
丁一觉得,他得这么做,当年京师之战,他在千军万马之前认下的师生之礼,是要履行的。就这么简单。
但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为什么会这么说?往深层里说,人是需要信仰的;往浅白里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特别是基层的民众,不见得懂什么高深的道理,但所谓有样学样,便是如此。
丁一绝对没有想到他这么做之后,在泰西大明引起的一连串效应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