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发展 (2)(9 / 22)
。整个营区干净、整洁,赏心悦目,足够满足驻扎2万名官兵的要求,营区面积甚至比宁武县城还大。
康凡将征召来的军人与骑兵团合并,组建了一支总人数为1万3千多人的新军。新军中,本地驻军占去7成,从国内各地军队中跳槽来的现役军人占去了剩下的3成,而其余的那些报名参军的普通民众们都被内卫部队所接收,人数虽没有达到康凡当初设想的一万人的规模,但由于新军的人数大大超过了预期,内卫部队的扩充工作就不那么紧迫了。
再者,今后的招兵工作将每年定期进行,新兵会源源不断的补充进来。因此,在新军的人数达到要求后,康凡就下令停止了今年的招兵工作。
新军官兵全部进驻清盛营,打乱建制,一律降格为普通士兵,重新进行系统的整训。康凡亲自参与整训工作,司职督导。新军官兵们经过初级培训后,再分专业进行中、高级培训。新军中不乏一些拥有丰富实战经验和过硬军事技能的军官和士兵,培训中,一批表现优秀的官兵脱颖而出。这些人由康凡亲自挑选、训导并任命为各级军官,因此,新军的军官们都尊称康凡为“校长”。
康凡在组建新军的同时建立了由自己直接领导的参谋部,行政机构就设在清盛营的指挥部大楼里,人员全部是由从新军中挑选出的优秀军官构成,下属作战保障局、装备管理局、行政人事局、执法督察局、安全局等部门,全面负责宁武府防务工作以及晋军的招募、训练、管理、装备、后勤、情报、指挥、作战等方面工作,是宁武府所有武装力量的上级管理机构。其中的安全局就是以原来的情报班为班底扩充组建的,分国内、国外两个部,国内部负责对本省所属各行政机构中的官员和工作人员进行监督、审查以及国内其他地区与本省有关安全方面事务的情报搜集和处置工作,国外部负责与外国有关的安全方面事务的情报搜集和处置工作,拥有本部门直辖的情报人员队伍和特种作战部队。
内卫部队直属参谋部管辖,军官也是由从新军中抽调的军官来担任,实行的是与新军一样的管理模式,但驻地分散在辖区各县境内经过改造后的旧军营里,分管各自区域。这支部队的组建有力的配合了各县巡捕房和新军的各项工作,保障了宁武府辖区甚至整个雁平道内民众的生活安定、祥和,共同创造了全省最好的地区社会环境。
新军和内卫部队的军装虽然仍沿用清军制式,但从内到外、从冬到夏等衣物都配置得完完整整,每10至20人共用一间寝室,上下双层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