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反击 (1)(3 / 23)
青石和灰浆等老式建筑材料,炮台结构也改为半地下全封闭构造,外敷土层并种植花草树木,以利掩蔽;现代意义的供电、供水、供暖、通风、排污等等的生活保障设施为所有防御设施提供了一个干净、舒适的内部驻军环境;各炮台外围均构筑了大量的永备机枪火力点并以地下交通系统和地面道路网络相连接,驻扎步兵,保护炮台,与驻防天津海岸的晋军步兵形成紧密支援态势,极大地增强了炮台的抗打击能力和防御火力。
为提升炮台的对海打击火力,拆除了炮台里原装备的旧式火炮,在两岸的6个炮台里共配置了36门新式130毫米要塞炮。该炮由晋军的130加农炮改进而来,由原来的牵引式改为固定炮座方式,火炮采用电动扬弹机自动供弹和电动控制俯仰、回旋,射速提高到20发/分,最大射程也增加到30公里。除了能够发射普通杀伤榴弹外,还能发射专门为对付当代装甲战舰而最新研制生产的装用压电引信的130毫米紫铜药型罩锥形装药破甲弹。这样的性能那是西方强国想都想不出来的优良,一门130要塞炮的威力胜过炮台原装备的旧式火炮数十倍之多!
康凡和罗荣光登上了炮台中部的一座火炮射击指挥塔,放眼望去,海河入海口、港口、天津市区、渤海海面和海岸等一览无遗,观测范围极大。
大沽口的每座炮台都设有这样的指挥塔,外形设计得很现代也很美观,每座塔净高36米,用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相当坚固。塔顶设有宽敞的火炮射击指挥所,里面装备了精密的大型光学测距仪、探照灯、望远镜和有线电话,可对各炮台火炮实施集中指挥控制。另外还装设了航道指示灯,平时兼做灯塔使用,为进出海河以及渤海的过往船只提供航标服务。
天津基地所辖范围扩大后,涵盖了整个海河入海口和周边渤海海岸,当然也包括大沽口炮台。因罗荣光即将调任新疆喀什葛尔提督,慈禧太后有意让康凡的晋军接管大沽口炮台防务。所以,炮台守军主力现在已经由晋军接任,原清军炮台守军退居次位。之所以这样安排,一是因为原清军守军无法熟练操作晋军的新式武器装备;二就是为了增强炮台防御实力。但炮台指挥权暂时仍以罗荣光为主,康凡为辅。
“山西之强大从此炮台观之便可见一斑。康巡抚实乃国之栋梁!”罗荣光说道。
康凡俯首作揖道:“罗大人戎马一生,为保大清社稷稳固出力甚多。晚辈何德何能可受大人如此夸奖?惭愧之至。”
罗荣光正色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