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喋血 (1)(13 / 22)
的制服与山西警察部队的制服样式一样,外套颜色冬装改为海蓝色,夏装改为天蓝色,配发白色衬衣和黑色软底系带皮鞋。部队中的所有舰艇均漆成白色上层建筑和蓝色船体,船头和船尾喷涂白色的中英文“大清天津海警”文字,悬挂大清黄龙旗,很容易辨认。
天津海警总部负责指挥和协调所有人员和舰艇的行动,总部通过先进、完善的无线电通讯网络能够与活动在大清帝国沿海任一海域的海警舰艇建立联系,在承担日常海洋管理任务的同时为沿海过往的本地区、本国和外国的各类民用船只提供无偿的人道主义服务。
后来,电气/光学工业部研制的新式海上搜索雷达陆续装备了海警部队所属舰艇,使海警部队拥有了不论白天黑夜均能探测远距离目标,且不受雾、云和雨的阻挡的全天候、全天时搜索能力,这在这个依旧主要依靠人眼、人耳搜索与侦听的时代是个革命性的进步,也革命性地改变了海警部队执行任务的方式,其表现出的超乎想象的快速反应能力、全方位服务能力和人员的高素质等等迅速在国际海运界赢得广泛尊重,美名远播。
早在1898年的时候,康凡就着手与梅香的同学们研制潜艇,在摸索中搞了几艘试验艇后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自行设计建造潜艇的步伐随即加快。康凡召集同学们开了会,要求大家争取在1904年之前自行设计建造出新式的潜艇和鱼雷。
“为什么一定要在1904年之前呢?”一个同学不解的问康凡。
康凡回答:“为了赶上当年的日俄战争。”
同学们立刻明白过来,个个摩拳擦掌,俱是一幅披肝沥胆的表情。
会上确定了依照同学们各自所学专业的不同进行明确分工、各有侧重,不固定时间,自行安排各自工作,秘密进行的原则。之后的几年,所有工作一直在天津造船厂按部就班的进行。在经过5年的研究和试验后,1902年9月,自行设计建造的首批3艘新式潜艇和12枚新式鱼雷终于在天津造船厂顺利制造出来,随后就开始秘密进行广泛而系统的试验,试验海域几乎覆盖了整个渤海和黄海。结果令人振奋,潜艇和鱼雷的性能都超过了设计值,康凡遂取名曰:“蛟龙”级潜艇和“鱼叉”式鱼雷。
“蛟龙”级潜艇应用了山西工业界近年来在高性能合金钢、蓄电池、柴油机和电动机、光学和电气设备以及锻造、焊接工艺等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结合采用适于水下航行的现代水滴型低阻线形、先进的结构设计和制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