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喋血 (2)(1 / 22)
对待这次战争的认真态度上就能看出来。大家说你是‘疯子’,我看象是有赞许和敬畏之意,因为没人敢象你这么想,更别说付诸于行动了。”
康凡猛然醒悟,“我知道了。”
“那你想不想跟我说说你的战争计划呢?”梅香问道。
康凡想了想,说道:“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日本军国主义推行的侵略中国、吞并朝鲜的‘大陆政策’同俄国同期推行的侵略中国、吞并朝鲜、独占亚洲、称霸太平洋的‘远东政策’发生了剧烈碰撞,两国为争夺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殖民利益,摩擦不断,因此一战的苗头已显露无疑。而慈禧太后这几年正对自己推行的新政信心满满,需要一个和平的内在和外在环境,最致命的一点就是慈禧已经70岁了,何况这次要同时面对日、俄两个强敌,她绝无死战之心。尽管我一再进谏,但慈禧太后态度坚决,要求我和其他清军将领若日俄开战,务必严守‘局外中立’,让出东北地区做战场,坐视日、俄两国在中国大地上为争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而厮杀!由于吉林和盛京将军本就没有坚定的守土之心,几年来一向对俄国的军事介入采取妥协、退让的态度,致使俄军逐渐蚕食了吉林、盛京两省的各战略要地,包括从1898年就被俄国强行租借的旅顺口军港和大连湾商港,而以此为跳板,俄国独占了这两省的殖民利益。好在有我们的不懈努力,俄国暂时没有染指黑龙江省,算是唯一令人感到欣慰之处。所以绝对不能指望吉林、盛京两位将军在这场即将爆发的日俄战争中会有所作为,他们乐得严守慈禧谕令,袖手旁观。
而南方各省更是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消极态度,奉行‘自保’政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只能和惠丰将军共谋保卫东北之事了。指望慈禧太后改变‘严守中立’的立场是不可能了,我们这次不会得到举国上下的一致支持,只能自己单干。而要单干的话,就不能与日、俄两国正面对抗,得寻找有利时机。鹬蚌相争后,渔翁才能得利。我们这次也只能和吉林、盛京两位将军一样先严守慈禧谕令,痛苦地眼看我国生灵涂炭而无能为力。日俄两国的消耗战得打到1905年的6月份,那时双方国力俱已严重损耗,无心也无力再战,我们那时候再出手,一鼓作气杀他个天翻地覆!”
梅香沉默了好一阵子,说道:“也就是说我们还有将近一年的战备时间。”
康凡点点头,“一年后,我们的战备工作会更充分,作战实力会比现在更为强大,取胜的把握也就会更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