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清伤 (1)(10 / 22)
线建成后,一批又一批的“腾云-丁”型飞机被生产出来,首先被大规模应用于农业和林业方面,之后便迅速成为北宁辖区各行各业的标准用机,型号多达40多种,成为名副其实的多用途飞机。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型号是水上飞机型,该型飞机将原下翼下方左右两侧安装的固定式轮式起落架改为2个流线型浮筒,可在水面起降,是为北宁海警部队专门设计的,用于渔业监控、海区管理、海上搜索与救援等。在更新式的“鹰”式系列多用途飞机投入使用之前,该型飞机的各种改型累计已经生产了近千架之多,标志着北宁辖区的航空事业进入了可喜的成熟阶段。
最新的“鹰”式大型飞机试飞成功后,各方面性能均大为提升。康凡便授意航空工业部在这种飞机的基础上,分别改良设计相应的军、民用改型,发展为一个大系列,以充分挖掘这种飞机的潜力,同时满足北宁辖区军、民领域的需求。
“鹰”式基型机军民通用。采用悬臂式下单翼、单垂尾、全铝合金结构、近似圆形机身、可收放起落架和流线型机体设计,翼展达到30米。每侧机翼各装1台1500马力级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超过15吨,升限超过8千米,最高时速360公里,航程2500公里,封闭式机舱内能载30多人或载货3吨多或是安装各类专用设备改装为专用飞机。该型飞机批量生产后,立刻在军民领域显现出了优良的适用性。而安全局的特战部队在获得了这种多用途运输机的军用型之后,就被康凡训练成了首支具备空降机动作战能力的快速反应部队,革命性的改变了这支部队的作战样式,成为康凡手中的一张王牌。
以“鹰”式基型机为原型,改进研制了“天鹰”攻击/侦察机和“海鹰”多用途水上飞机等发展型号。“天鹰”攻击/侦察机的外形与“鹰”式基型机相比变动不大,但“海鹰” 多用途水上飞机的外形改动就大了:为了适应水上起降的特殊要求,将流线型圆机身改成了水密隔舱结构的竖椭圆型船身式机身,下单翼也改成了上单翼,两侧机翼靠近翼尖处各加装了1个流线型浮筒,2台发动机高高的安装在了机翼上方,驾驶室突出于机身等等,几乎是一型全新结构的飞机,从外形上已经看不出与优雅的“鹰”有什么联系。
在“天鹰”和“海鹰”的研制过程中,北宁政府兵器工业部配套研制了一系列新型的机载武器,并赶在这两型飞机设计定型前生产出了首批样品,安装在现役“追风”军用侦察机上进行了试用,性能良好,随即投入批量生产,做好了装机准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