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扩张 (1)(11 / 22)
切断其海上补给线,都有一拼的实力。真要开战,谁胜谁负真还说不准呢!
1914年8月,大清帝国宣布为保护加里曼丹岛上中国移民的正当权益,将收回此岛,向英、荷两国明确的表明了将为此不惜一战的强硬立场,并大张旗鼓的开始备战。
此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在欧洲爆发,英国正在全力应战,得知大清帝国的意图后,立即同意将加里曼丹岛西北部“转让”给大清帝国。而荷兰做为一个被欧洲两大阵营均视为“无足轻重”的小国,已被欧洲所遗忘,哪里还能找得到帮手?面对大清帝国大兵压境的紧急态势独木难支,打又打不过,不打又不甘心,犹疑不决。
“那么我们就给他们点儿颜色看看!”康凡在绿岛基地的指挥部里拍打着地图上标注的荷属东印度地区,目光转向窗外。不远处,紧靠码头的水陆两用机场上,一架架新近集结的海航“海鹰”战机正翘首待发。
9月8日,晴,微风,一个绝好的飞行天气。北宁海军航空兵120架“海鹰”战机满载炸弹先后起飞,途中经海军的“蛟龙”潜艇海上加油及补给后,飞越加里曼丹岛,对荷属东印度其余各岛上的几个主要城市展开猛烈的空中打击。
由于荷属东印度群岛森林面积广大,木材资源丰富,加上又处于热带地区,所以,上述这些城市的建筑都是以木材做为主要建筑材料使用的。因此,北宁海军航空兵就大量使用了燃烧弹,致使这些城市发生大面积火灾。火势凶猛,根本无法控制,进而将城市周边的森林也引着了,引发了更为可怕的森林大火。火舌过处,一切俱都成为一片焦土!在持续十几天的行动中,当地荷兰人的海军舰艇、陆军武器装备以及各类作战物资等还未等派上用场就被悉数报销,军民严重伤亡。这种根本无法还击并且破坏巨大的空中打击行动给当地荷兰人造成巨大的恐慌,使其本就脆弱的战斗意志顷刻瓦解!
这就是康凡说的“有限打击”的妙处:在己方以强大的军事实力对敌方形成有效威慑的情况下,使用己方占据绝对优势的技术兵器对敌方重要地区采取一边倒的军事打击,不是为了歼灭多少敌方兵力,而是摧毁敌方战斗意志,以最小的战争投入获取最大的战争好处。因为,实战中,“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术运用往往效果不佳,多数敌人都是“不见棺材不掉泪”的主儿——日本就是个例子。
与此同时,北宁海军的“大清”级巡洋舰和“蛟龙”级潜艇四处出击,执行“无限制海上游猎”任务,只要是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