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贪墨(3 / 5)
对我不闻不问,待我及笄,又百般算计我的婚事……”
太后说半截顿住了,忽然发现这些年代久远的事她都快记不清了,又拣着印象深刻的几件说:“可还记得你父皇御驾亲征的那回?他受了重伤,一个月没能起身,你父皇怕自己熬不过去,这才写了传位诏书于你。那时皇儿你年仅十五,难以服众,朝中叫你父王退位让贤的不在少数,百官之中竟有三分之一的都举荐程老贼。”
太后语气恨恨:“那时母后掐死他的心都有。再有,你即位后多年无子,京城中废帝另立的传闻也时常冒出头来,似乎也有程老贼插手。”
“母后跟他斗了半辈子,却从没抓住过程老贼的把柄,只能不让程家子孙入朝堂。后来这宫里宫外只要一有坏事发生,母后就最先往他头上想。有的时候母后也分不清自个儿是恨他恨得厉害,把所有坏事往他头上安,还是冥冥之中有天意告诉我,坏事就是他做的。”
晏回笑了笑:“如今母后再不必为此挂怀了,祖母在天有灵,也能畅快一回了。”
太后又静默一会儿,想起来件要紧事,“那程家子孙该如何处置?”
“如今赃款还没清算出来,儿臣想着当按律处置,贪得少则贬为庶民,贪得多则流放边疆。母后的意思是?”
太后静思半晌,压下心底的两分不甘,点点头说:“母后也觉得如此最为妥当。”
唐宛宛坐在下首乖乖吃水果,一直没插话。待回了长乐宫,她挥退丫鬟,又关上门窗,这才神神秘秘地凑上前来问:“陛下你老实说,是不是你叫人放的火,你不是一直看程家不顺眼,最近一直想收拾了他家么?”
从年后开始查的江南盐税贪墨一案已经有了些眉目,是晏回叫潜渊阁新臣暗中查访的,从江南道查起,抽丝剥茧一路查到了京城,京城几户世家都被扯下了水,程家便是其一。晏回想将朝中贪官一次查个明白,只是陈年烂账不好查,这些日子又有匈奴火器一事阻了一阻,贪墨一案进展慢了些。
如今程家这突如其来的一把火,倒让时局一下子明朗了不少。
“不是朕叫人放的火。”晏回翘了翘唇角,气定神闲道:“朕要是知道这么做能气得他半身不遂,早就派人去烧了。”
程国丈是陛下亲祖父,这大逆不道的话把唐宛宛逗笑了,很快她又止住了笑,惴惴问:“我这样幸灾乐祸是不是不好?程家被烧死那么多人,我该哀叹惋惜才对,万一晚上做什么噩梦就不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