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5 / 6)
备了小红封,小丁小庚养成习惯,接过红封便交给玉兰,小瑞则不然,从犄角旮旯翻出一个小罐子,把红封里的铜钱儿扣出来扔到小罐子里。
玉兰笑道:“咱家的小财迷攒钱挺厉害。”
小瑞把小罐子抱起来摇了摇,然后贼兮兮的看了众人一眼,神神秘秘去藏罐子。
陆小乙蹑手蹑脚跟着,被小瑞发现,气鼓鼓的改变了藏钱地。
陆小乙笑道:“呐,有只小松鼠,一到冬天就喜欢藏松子,藏来藏去连它自己都找不着了。”
小瑞疑惑的看着小乙,“那小松鼠是傻的吗?”
“呃?”
“傻子才找不到自己藏的东西,哼!”小瑞抱着小罐子去其它屋了,回来的时候,扑在陆忠耳边小声道:“爹,小罐子藏在炕柜里,你帮我记着点。”
陆忠哈哈笑,把小儿子抱起来抛了个高,“好嘞,爹帮你记着。”
小瑞咯咯笑,亲热的喊着爹。
这幅画面太熟悉了,陆忠也曾这样把小庚往高处抛,小庚也咯咯笑着喊爹,如今小庚长成斯文有礼的少年郎,尽管有几分艳羡,还是很理智的表现出长子该有的风范和气度。
陆小乙去看小庚,只见他挺拔的身姿像一棵茁壮的小白杨,嘴角上翘微微含笑,眼神闪亮如祁溪的流波,浑身散发着少年郎特有的朝气和活力,再杂糅几分淡淡的书卷味,不知不觉间小庚竟长成迷人的少年郎。
吾家有弟初长成,陆小乙欣慰极了,笑着问小庚:“二月里的县试,书屋有谁去参考?”
小庚脸上有一闪而过的失落,“先生说申强、刘宝和戊枫可以一试,说我年岁小,还需在沉心静气读三年。”
陆小乙道:“先生说的没错,你看丙榆就是最好的例子,他三岁启蒙识千字,五岁会背诗词,七岁开始读四书五经,就这样,他还潜心学习到十四岁才参考,虽然一考即中,但名次却靠后,这说明啥,说明比他刻苦、比他努力、比他有天分的大有人在。”
小庚沉默不语。
玉兰也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全天下那么多读书人,谁不是夏三伏冬三九的苦读,别以为只有自己在努力,比你勤奋的人多了去。”
小庚道:“娘,我没有小瞧别人。”
玉兰笑着说:“没小瞧就好,你才十岁光景,静心读几年书没坏处。”
小庚点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