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爱去小说网 
www.aqxs5.com】为您提供最快更新!
    中年男子叫做刘宏运,他家在蒋湾村中家境很不错,在镇上还开了一家杂货店。
    为了给儿子更好的教育,三年前他们举家搬到镇上,儿子进了一家有名的小学塾读书,儿子也很努力,去年考上了延英学堂。
    刘宏运呵呵笑道:“今天难得一见,我们去吃午饭,我请客。”
    自秦汉以来,普通百姓每天只吃两顿饭,早一顿、晚一顿。
    到了宋朝时,由于商业大发展,食物丰富,餐饮小店遍地开花,普通百姓的饮食习惯开始转为每天三顿饭。
    但这种转变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逐步转变的过程,宋仁宗时代正好是两顿饭和三顿饭并存的时代。
    家境贫寒一点的,比如范宁家,一天就是两顿饭,家境富裕一点,像这位刘员外,已经跨入能吃三顿饭的小康生活了。
    在范铁舟的一再坚持下,他们来到码头附近的一家饮食店。
    这种小饭铺当然比不上大酒楼气派,其实就是靠墙搭一座草棚子,下面摆四五张桌子,三面透风。
    条件虽然简陋一点,但胜在量足价廉,非常实惠,深受寻常百姓的欢迎。
    两家四人在一张桌前坐下,刘宏运要两盘羊肉馅的蒸饼,四碟爽口小菜,一条蒸白鱼,一盘羊羹,一盆烧蹄髈,又要了四碗羊杂汤。
    这几道菜在大酒楼至少要五六百文钱,但在这种小饮食店,只需百文钱就够了。
    刘宏运招呼众人,“快趁热吃吧!大家不要客气。”
    范宁肚子也委实饿了,他伸手便拿起一只大馒头啃了起来。
    在宋朝,只要是面做食物都叫饼,烤的叫烧饼,煮的叫汤饼,蒸的就叫蒸饼,蒸饼在北方又叫做包子,在南方则叫馒头。
    平江府的太湖羊在天下颇有名气,所有冬天吃羊肉自古就是平江府的风俗。
    范宁又喝了口香喷喷的羊杂汤,整个身体都暖和起来。
    刘康这才继续说刚才的话题。
    “我也是进了学堂后才知道,面试题目有四个档次,最容易是背《百家姓》,其次是背《千字文》,再其次是大段背《论语》或者《孟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