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赈灾(3 / 4)
龙头说了,林大人愿意将此事交给咱们办,是看得起咱们这些江湖人。咱们知道林大人是个为民请命的好官,因而咱们是帮忙只当是在帮百姓。若是林大人给了报酬,岂不是看不起咱们?”
林大却又笑道:“咱们老爷说了,便是帮中弟兄,也有家小,今年灾年,只怕也有家中并不宽裕的。因而这一万两既是罗老爷和秦老爷当得的;亦是圣旨下来前,这笔钱粮的托管费用,尤其保管稻米成本可不低。剩下的,且拿回去帮中兄弟家中需要帮衬的,帮衬一二。”
罗米商听了自觉再拒倒显不将林大人做朋友,因而笑说自己使人回过龙头再定夺。一面派人护送林家蚕茧本钱四万两去扬州。李龙头听了,亦觉拒之不恭,便收五千两,果然帮中兄弟有家里遭灾的,有人生病缺医少药的,也分派一二,解了燃眉之急。剩下的五千两,依旧放在罗米商库中,说等着圣旨下来,和其他募捐钱粮一并处理,也算咱们丐帮为百姓出些微绵力。至于林如海托管在金陵的一笔钱粮,自然日夜派人好生守着,尽心得很。
甄应嘉也日日打听罗家米行动向,林大来了一回他自然知晓。不过林大并未拉着成车成船的粮食离开,果然林如海骗了自己九万两并五千石粮食,却并未运去扬州。
展眼三月过去,果然京中圣旨下来。
要说林如海募捐钱粮如何用法,不过加固江南一省各处河防海防。原来,林如海博览群书,各地县志地理志亦不知记了多少在胸中。自然知晓大旱之后往往便有大涝之年。今年格外干旱炎热,说不得明后年就要发大水。
江南地势平坦,河流湖泊遍地,若是遭了水患,只怕一片汪洋,受灾民众不知凡几。因而林如海奏折自然细细列了各级官员和商户所捐财物数额,还做了这笔银钱花费建议。不过是趁秋冬枯水,加固河防海防,稻米作为上工义工粮食,银两出留足明年春种费用外,亦分到江南其他州府,也做加固河防、海防所用。
泰和帝初时听了林如海递折子进京,以为又是要户部划拨赈灾银两的,心中老大不快。盖因全国各省报灾情的折子不知凡几,皆是要钱银赈灾的,户部亦是捉襟见肘。展开折子看时,林如海已经凑集好了赈灾物资,只待自己金印批准。泰和帝喜出望外,当即准奏,使人将圣旨快马送往江南,亦抄送各州府命各地方官员全力配合。
却说江南民众但凡家中有壮劳力的,谁不愿意出了劳力去河防上上工?便是官府管一日三餐这一项,家中就省一笔。何况今年干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