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进京(2 / 4)
涨船高!
甄应嘉听完,直气得发抖:林如海骗自己十几万银子,自己白病一场,他得了高升的实惠。这蛊门又欺人太甚,白费一笔银子,却见风使舵,并不办事。自己怎么如此流年不利?
数日之后,户部官员来宣了调令,贾敏复又繁忙起来,收拾打点,准备雇船北上。户部尚书为一品大员,想来不会再外放了,因而这次进京不但要将许多家私都带上,田庄铺面也要寻了最妥当的庄头、掌柜托付,倒是一刻不得闲。幸而黛玉理家数月,又有前世打理潇湘馆的经验,办事颇有章法,能为贾敏做臂膀,母女两个齐心协力,倒比贾敏一个人忙里忙外省事许多。
其他家私倒罢了,不过是书籍字画古董为重,多雇几条船,路上小心便是。家具京中宅子是全的,因而盐政官邸这套送回苏州老宅便是。真真让人可惜的是两个孩子的先生。黛玉的先生自不用说,当代大儒,等闲读书人拜不到他门下,便是礞哥儿的启蒙先生,亦是曾中过进士的大儒。这两位先生在都有家小在江南,只怕不会北上。
黛玉心中自然可惜,心中却留一丝希翼:心道,前世刘先生再过两年便会北上,且收了十皇孙做关门弟子,此生刘先生未必不愿北上。
这日林如海带了黛玉,备了重礼到刘先生府上答谢师恩时,刘先生笑眯眯的收了,还笑言有缘自会再聚。
一切收拾停当,择了吉日,林家雇了三条大船浩浩荡荡的出发。一条客船是林家人乘坐的,不过另运些细软家私。一条船是跟着北上的下人乘坐的,亦放了些衣料箱笼。一条专运屏风摆件等大件家私,一些愿意北上的家丁护着。
出发现,贾敏专程问了英莲和封氏的意思,英莲是跟着北上还是回家母女两个守在一处。封氏想着英莲进了京,跟着一品大员千金外出涨见识,对她有益无害。如今英莲一十一岁,再做两年伴读说亲也是极好的。再说自己没个住处,在父亲庄上投靠。英莲如今出落得越发好了,若是回到父亲田庄上,以父亲的品性,为了钱财强为英莲配个不好人家也未可知。因而母女两个商议,英莲仍随林家北上。
林如海又问了李罕和李头龙意思。李罕如今一十四岁,正是涨功夫的时候,因而留在江南。于是林如海在书院为李罕打点一番,又留了一笔钱才,李罕再三拜谢了林如海。启程那日,李罕在码头直站到林家几艘大船行远,已经看不见人了,方起身回去。
却说贾母早就有心撮合两个玉儿,只王夫人和贾敏都不应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