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入主豫章(2 / 4)
一场大火,想要完全恢复,还需要许多时间。
武昌被破,豫章全境皆为刘尚所有。只是江夏黄祖损兵数万,绝不可能善罢甘休,刘尚也不敢轻易撤兵,只得留在武昌镇守,并正式把豫章的治所从南昌迁往武昌。刘基投降不久,建昌的薛礼也率众来降,刘尚好言抚慰,仍令其为建昌令,驻守建昌。
刘尚正式坐拥三郡之地,手握雄兵七万余人,这样的实力,虽然比起刘表袁术多有不如,但是已经能够同江东的孙策分庭抗礼了。豫章既定,以前那种随意分派职权的情况当然无法再施行下去。刘尚连夜命人刻好许多官印,按照功劳大小,分别赐予不同的官爵。刘晔鲁肃同为军师将军,太史慈为奋武中郎将令,甘宁为奋威中郎将,华歆为鄱阳太守,任夔为豫章太守、前庐陵都尉刘壹招抚庐陵有功,听到刘尚同江夏在武昌鏖战,又引兵两万前来支援,刘尚追记前功,考虑庐陵偏远,山越。蛮人杂居,于是封刘壹为庐陵太守,镇守庐陵。随后为刘繇举哀,葬于南昌城郊。同时下令豫章全境一月之内禁止婚庆喜宴,刘基作为长子,为了避嫌,情愿为刘繇守孝三年,刘尚也不阻拦,分拨五百士卒随同刘基一起前去守陵。
诸事已毕,刘尚正式发布屯田令,裁撤老弱兵卒三万,分别遣往各处边境地带开垦耕种,所得谷物一律以官府平价收购,屯田客战时为兵,平时为农,所种谷物又有官府统一收购,并不是白白干活,裁撤士卒有了饭碗,都欢喜前去垦荒。加上赏赐杀敌有功士卒的各种田地,豫章境内的荒地渐渐有了生机。
同一时间,江东的孙策攻占会稽,王朗率残部退往海滨,江东百姓多有携家带口,逃亡交州等地。孙策自领会稽太守,引兵追剿王朗残部,听闻刘尚平定豫章,不由问周瑜道:“王朗丧家之犬,不足为虑,刘尚此人招兵买马,其志不小,更有豫章之地,实乃心腹之患,我欲留别将征讨王朗,然后亲提大军杀往豫章,不知公瑾以为如何?”
豫章的事,周瑜早就听说,见孙策发问,眉头深锁,劝道:“前在泾县,如果我们发兵猛追,擒捉刘尚易如反掌,如今刘尚已经占据豫章,鲁肃刘晔皆智谋之辈,太史慈武勇伯符深知,其羽翼已丰,急切不可图之。”
孙策脸色一变,想到太史慈的武勇,跌足长叹道:“可叹可恨,要是早知今日,在泾县说什么也不能放走了子义,既然放虎归山,绝不能养虎为患,今日不趁刘尚立足未稳急往攻打,等他站稳了脚跟,那时悔之晚矣,公瑾不必多言,我意已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