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左伯纸(2 / 4)
豪杰并起,北地百姓屡遭战火,不得已纷纷南下,现今荆扬等地流民遍布,主公可派人四处招募,使其前来豫章定居,豫章地广,也正好用他们开垦荒地。”
刘壹也起身谏道:“庐陵地接交扬,前些日子孙策下江东,江东百姓大多惊恐,纷纷扶老携幼前往交州,我们可以派人过去劝慰百姓转道豫章。”
华歆见两人说完,也不急不缓,脸上露出一丝笑容,起身对刘尚言道:“招募流民却是可以充实豫章,只是流民不远千里弃家而来,一开始我们非但不能从他们身上得到好处,反而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前往安置,加上豫章百废待兴,各处都要用钱,光凭往日赋税绝对无法支撑,我有一人,要荐于主公,主公得此人,豫章钱粮必将源源不断!”
“子鱼此言过于夸大吧,一个人财力能有几何?如何得以支撑整个豫章的消耗?”刘尚心底疑惑,也就直接说了出来。
华歆微笑,从袖子里取出一卷纸张,双手举起,亮在刘尚面前,方道:“能与不能,主公且看此物!”
刘尚惊奇,看到华歆手里白花花的纸张,心底更是一惊,盖他原来所用的纸张虽然也能够书写,但是颜色却不是雪白,反而是略显泛黄,他虽然提倡大家用纸书写,但是这时候的蔡伦纸经历了好几次改进,依然不能让人如意,所以大多数时候,刘尚写东西还是用绢布,至于竹简,刘尚只用过一次,那一次他只写了千余字,所用的竹简却达数十根,可见其书写的麻烦,所以从那以后,打死刘尚也不再用竹简记事,他宁肯多花些钱,以布来代替。
只是华歆献上的纸却比众不同,入手细腻,比蔡伦纸那种到处都是纤毛的来更加的赏心悦目,最难能可贵的是,这种纸张厚薄如一,看上去已经快要接近现代的纸张了。刘尚又用力甩了甩,那纸刷刷的响动,看上去很有韧性,刘尚心中更惊,急忙令人端来笔墨,然后提笔在上面写了一个字,只见白纸黑字,书写极为流畅。
刘晔鲁肃就坐在刘尚身边,又亲眼见刘尚写字,不禁悚然动容,惊声道:“此纸何人所做,此物一出,功绩可与蔡侯比肩,必将流芳百世,功在千秋!”
刘尚也惊,没想到三国时代还有如此能人,有了这样的纸张,竹简和帛书完全可以退出历史的舞台了。他想得更远,如果这样的纸张传遍东汉,必将引起所有读书人的震动,这完全就是文化界的一场革命嘛,他只需牢牢把握这种纸的制造技术,以后该愁的不是缺钱,而是怎么太多钱该怎么花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