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五章 商议(三)(2 / 7)
刘尚看着,心中尽是平静。暗道怪不得许多有才的喜欢隐居。莫名的竟然多了几分感触。叹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两位老者的心境,果然不是我们能够仰望的。”
黄叙摇头晃脑,赞叹道:“主公这诗到也贴切,两位神医,自不是我们凡俗中人能够比拟的。”
寇封却是听得一头雾水,眨着眼睛道:“主公那诗什么意思?好在那里呢?”
刘尚大怒,好不容易想起了一首名句。竟然被人打岔了。不由的狠狠的瞪了寇封一眼,暗道自己的部下,可不能都是一群大老粗啊。
“回去你就去郑文公那里学文!我要定时抽查的。”
“不要啊!”寇封哀号,差点就要痛哭流涕了。郑浑与许邵,并称为武昌双煞,一个万年死人脸,人见人怕,一个万年冷板凳,人见人躲,寇封可不希望跟着郑浑学文章。
“没得商量!”
刘尚给了寇封一个白眼。大步朝着张仲景的屋子走过去,大门敞开着,露出里面一排排的药箱子,外面的空地上,还晒着大量的草药。
张仲景已经听到了动静。站在了大门口,有些愣愣的看着刘尚,问道:“刚才那诗,可是你做的。”
刘尚闹了个大红脸,没想到随口说得,竟然被张仲景给听去了,心中不由得发虚,讪笑道:“我路上听来的,觉得与张老的生活也贴切,所以有感而发。”
张仲景点点头,忽然露出一个笑容,“没错,这样的诗,绝不是你能够做出来的,此人,定是深的隐士的精髓了。”
说罢,竟然是直接扭头,朝着屋子里走去了。丝毫没有客套的意思,更是连招呼也是没有打过。
或许,在张仲景看来,他迎出来,已经算是打过了招呼。
刘尚也不是很介意,若是换了别人,他可能就要横眉立目了,可是张仲景的臭脾气,远近闻名。刚才能够露出一个笑容,已经可以说得上是太阳打西边出来,头一回。
脱掉了鞋子,刘尚踏上了竹楼的阶梯,朝着屋子里走过去。黄叙与寇封皆没有进去,而是站在外面,仿佛两柄标枪。
屋子里,张仲景已经跪坐在自己的坐席上,提笔写着什么。看到刘尚进来,只是淡淡的道:“左边角落里有些药酒,子任要喝自己去倒。”
刘尚自然不会跟张仲景客气,听到有药酒,那眼睛顿时就亮了,张仲景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