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一零章 忠良身后事(3 / 4)
系,免得他哪一天以皇帝的名义向着刘虞父子举起屠刀。
对于刘璋提出来的条件,刘虞其实有些心动,去年的那场大灾荒已经把儿子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家底消耗一空,如果只用一顶卫将军的帽子就能换来益州的钱粮,这种买卖还是划算的。只是,用官帽子换钱粮的做法貌似不怎么光彩,当初王允在长安就这么干过,除了使得大汉各地更加混乱之外,貌似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并无益处。
刘虞再三斟酌,决定还是不在自己主政的期间做这种类似于“卖官鬻爵”的勾当,就算是勒紧裤带再过几年,也要把朝廷的威严重新树立起来。
刘虞将自己的想法如实告诉了皇帝,然后将刘璋派来的人打发回益州。正在这时,陇西的李傕和西凉的马腾、韩遂也分别派人进京,他们的胃口倒是没有刘璋这么大,但也不小。
李傕回到陇西之后,火并了原来的老搭档郭汜,还干掉了喜欢当墙头草的樊稠,如今在陇西收拢了一些羌人部落,麾下又聚集起数万人马,俨然成了可以与马腾、韩遂和关中袁绍对抗的一股势力。李傕当初曾经称霸关中五、六年,加在他头上的封号也不小,这次他派人来洛阳却是表示出愿意归顺朝廷的意思,条件则是让朝廷正式授予他雍州牧的职位,同时加封他为后将军。
实际上,就算李傕和郭汜等人在关中闹得最凶的时候,他们当中也从未有人公开表示过要取代朝廷而自立的意思,最多也就是打出清君侧的旗号而行军阀之实,而后来李傕等势力与吕布和袁绍围绕长安城的争夺也是军阀之间的混战,也未直接涉及到谋逆之事,所以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朝廷还真无法给李傕准确的定罪。
如今李傕派人前来洛阳,既表明了自己愿意服软的态度,同时也是在提醒刘虞和大臣们他如今远在陇西,如果朝廷不加以安抚的话,归顺变谋反,那么大家的面子上就会都不太好看。
对于儿子一再放过李傕的做法,刘虞不像朝堂上其他大臣那样无法理解,他很清楚儿子每次都是在利用李傕,并非妇人之仁,又或者是在养寇自重。
一开始,李傕与袁绍争夺长安失败,退往潼关的时候,刘和完全有机会对李傕来最后的致命一击,但他却没有那样做,而是令人惊讶的让出了弘农郡靠近潼关的一部分地盘,使得李傕能够在潼关稳住阵脚,得以苟延残喘。
接下来,李傕在潼关待稳了之后又生出了奔袭洛阳的心思,当时刘和正在北方忙着调动和指挥数百万军民对抗大饥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