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3 / 4)
朝他点了点头,跟着孟阶进了院子。后面就有几个人叫了跑腿的小厮过来,将车上的行李搬到屋里去了。
小院并不大,但胜在精巧细致。亭台楼阁,水榭小筑,铺着碎石的羊肠小道,还有小桥流水,风格很像江南那里的园林。
孟阶和宋琬解释道,“这个小院以前是一位江南的富商盖得静修养老的。他后来又被他儿子接回去了,便留下了这个小庭院。祖父很喜欢这里,便买了下来。”
宋琬很是感兴趣,她又问,“那你十二岁之前都是在这里长大的了?”
孟阶点了点头,拉着宋琬的手道,“谁能想到我有一日又回来了这里。”他驻足看了看,又苦笑道,“小楼虽在,却早变了当初的模样。”
庆幸的是,这一次有你陪着我。
孟阶看了宋琬一眼,笑着摸了摸她的脑袋。
孟阶带着宋琬去了松竹堂,那是他小时候住的地方,只不过现在又盖了几间厢房。上面五间上房,左右又各有三间耳房。抄手游廊里置着美人靠,若是走累了,便可以坐在上面歇一歇。
又有东厢房和西厢房。从屏门过去,后面便是一个小厨房,是特意辟出来的。
院子里种了很多竹子,有些粗的两只手才能掐的住。现下严冬已过,但春寒还是十分料峭,竹子都还是枯黄的。
游廊里挂了一个鸟笼,虎皮鹦鹉在里面叽叽喳喳的叫的很是欢快。明月和喜儿连忙上前打起帘笼,宋琬和孟阶进去,她们也跟着进来了。
正堂上房摆着一张榻,下首便是一溜玫瑰椅,中间又立着几张高几。左右都是一个四扇的屏风,一幅上面画着梅兰竹菊,一幅上面画着黄山迎客松,落款处都是香香道人。
前朝的一个名家,画风很是独特。遒劲雄壮,又有飞扬流动的美感。他流传的画作很少,一幅画搁到现在能卖上几千两银子。
屏风后面,便是日常歇息的地方。临窗大炕,罗汉床,还有多宝阁,一张书案。东梢间才是内室。
屋里头烧着地龙,很是暖和。宋琬解了斗篷,喜儿立即接过去搭在了衣架上。宋琬脱了缎子鞋爬到炕上,笑嘻嘻的和孟阶道,“你去安排事吧,这里有明月和喜儿陪着我呢。”
孟阶点了点头,又吩咐明月,“去沏壶茶来。”他见宋琬在路上吃了许多零嘴,嘴唇都有些起皮了。
见孟阶打着帘笼出去,宋琬才细细打量了一番摆设。她喝了两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