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章 战斗的前奏(3 / 3)
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是,同样的火炮,受到过近代军事教育的职业炮兵十发有一发命中对方炮兵阵地,而那些封建王朝的业余炮兵,则自己打出的炮弹都不知道能射到哪里,对比之下,只要一打起来,什么都会露馅……
当年的清军跟英法联军对战就遇到过这种问题,哪怕是清军的老炮手使用进口野战滑膛炮,跟英法联军的火炮对射,也往往被压制的苦不堪言,自己总是挨炸,却打不准对方的火炮阵地……
后来,清军干脆不再跟职业化的欧洲炮兵玩对射,龟缩起来当乌龟……
在7月13日黄昏时分,林皓达的士兵已经彻底完善了巴士底狱的防御体系,所有的炮台都一致对外,吊桥高高拉起,线列步兵举着自己的燧发枪从房顶和窗户里伸出枪口戒备!
巴黎市区在13日这一天一夜里,枪声如同放鞭炮一般密集,一场大战距离巴士底狱已经不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