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3 被包围的俄军主力(2 / 3)
,汉军装甲部队并不介意多杀一些,而坦克的行进速度也远比步兵快得多,就这样,汉军坦克一路突进一路屠杀,除了因为自身故障抛锚了一些外,没有一辆被俄罗斯士兵炸毁!
这就是反汉同盟国最惊恐的地方,无论他们的士兵多么勇敢,阵地修建的多么牢固,在汉军装甲军团面前都显得如此无力,他们甚至连击毁汉军坦克都做不到。
好在,系统出品必属精品,汉军坦克的故障率比历史上二战时期的德军低的多,因为每一辆德式三号坦克和其他类型的战斗载具与火炮,都是按照质量最完美的标准拉出来的,只不过是机械就会有磨损和使用寿命,才会使得这些战斗载具在长时间使用后,出现一些故障。
当然,这些故障对于汉军来说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全面战争系统很体贴的定期从补给站中发放修理补充的零部件,而且汉军中有足够的军事工程师可以对这些武器装备进行全方面大修。
这些军事工程师都是随军人员,一场大战后就会将那些故障的坦克与装甲车进行零部件换装,有些使用过久,耗损较重的坦克,在军事工程师手中几乎等同于重新生产一辆一般。
虽然费事很多,但这些东西毕竟是无法生产补充的,翻新整修对汉军来说并不算亏本。
汉军对于罗马尼亚边境的俄罗斯军队进攻,如同标准的闪电战教科书一般,利用装甲部队强悍的机动力和突破力,从50万俄罗斯军队俩翼进行突破挺进,迂回包抄。
俄罗斯军队的俩条腿根本跑不过汉军装甲部队的滚滚车轮,当他们发现俩翼阵地被突破,汉军正要向中央主力后方迂回包抄的消息时,他们根本来不及向后撤军!
因为根据俄罗斯指挥官们的速度计算,他们一旦撤军很可能在空旷的野外跟迂回包抄的汉军装甲部队迎面撞上。
在堑壕里至少能杀伤一些汉军步兵部队,微微阻滞一下汉军的进攻速度,要是放在没有工事的野外地区,那真是成为了汉军装甲部队肆意屠戮的目标了……
然而,就这么干瞪眼也不是爆发,等汉军装甲部队完成包抄后,这数十万俄罗斯主力部队,就成为了瓮中之鳖,在汉军装甲部队四面合围的碾压下,土崩瓦解!
因此,俄罗斯人只剩下了俩个选择:投降或者是向前方的汉军堑壕阵地发动强攻。
俄罗斯人也知道在如今的堑壕战中,步兵向火力优势一方发动强攻,几乎就是用人命堆砌战果,但后路已经被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